杨梅的故事
不知在多久以前,在余姚、慈溪交界处的杨家岙山脚下,住着一户杨姓人家,父子两人,相依为命。父亲是个善良的老药农,以采草药为业,经常为附近的乡邻送药治病,深受大家尊敬。儿子阿龙,是个胆大艺高的好猎手,不但打猎百发百中,而且为人忠厚仗义。
一天,阿龙在山上打猎,听得远处有“救命啊……救命……”的呼救声,他急忙循声赶去,只见不远处,一只如牛大猛虎,嘴里拖着一个人,正向山上跑来。阿龙见状,不慌不忙,弯弓搭箭,箭响处,正中虎眼。老虎吼叫一声,把人放下,逃奔而去。 阿龙快步上前,扶起那人,原来是一位漂亮的姑娘,人已昏了过去,衣服也被虎撕破。阿龙背着受伤了的姑娘,回到了家里,父子俩又是敷药,又是熬汤,精心救治姑娘,一个时辰后,姑娘渐渐醒了过来。见姑娘睁开了双眼,杨老伯便问道:“姑娘,你家在那里?为什么到这荒山上来?”姑娘谢过救命之恩,见杨家父子是忠厚人家,便说出了真情。
原来,这姑娘就是天上的百果仙子,掌管人间百果生灭。只因不愿嫁给生性凶残的百兽元帅为妻,惹怒了百兽元帅。百兽元帅趁百果仙子到下界巡山之时,化作一只猛虎,想抢走百果仙子,强行成亲。幸亏遇到阿龙相救,才得以脱身。
杨家父子见姑娘容貌端庄、谈吐不凡,知道确是天上仙子。杨老伯说:“姑娘,虽说你贵为仙子,吾辈凡人,但天上人间做人的道理应该是一样的。在这里你尽管放心养伤,伤好以后再回天庭。”姑娘点头应允。没有多少日子,在杨家父子的精心照料下,百果仙子渐渐伤愈,意欲归去。但想到回去以后,必遭百兽元帅纠缠,看看人间,凡人远比天上人忠厚。思前想后,心情不定。杨老伯看出了姑娘的心思,一日,他对姑娘说:“姑娘,如今你已伤愈,你想回去,我们也不好强留。如你愿多留些日子,就跟着我采采草药,为乡亲消病除痛,就算我多了一个女儿,你看怎样?”姑娘一听,高兴地答应下来,连忙跪下,拜认杨老伯为义父。从此,杨老伯收下了百果仙子作了义女,因附近有个梅湖,又把姑娘当作掌上明珠,就把姑娘取名“梅珠”。
仙女下凡的梅珠,天生聪明伶俐,随便什么事情,一看就懂,一点就通。她跟着义父翻山越岭,采集草药,从不叫苦。她为乡亲行医治病,不避寒暑。因她是仙子下凡,更是药到病除。邻里乡亲,无不夸她善良贤惠。 空余时间,梅珠还跟着龙哥学着打猎,很快就学得百步穿杨,武艺高强。随着日子的增多,阿龙与梅珠相互间的爱慕之情与日俱增。
由于阿龙和梅珠高超的打猎本领,附近山上的豺狼虎豹闻风丧胆,再也不敢来杨家岙一带作恶了。这事终于传到了天上百兽元帅的耳朵里,他对梅珠、阿龙又妒又恨,咬牙切齿,寻机报仇。于是买通山神,设下一个毒计……
冬去春来,梅珠与阿龙又上山打猎,忽然间,只见不远处有一只高大的豹子不紧不慢的走着,梅珠眼疾手快,弯弓搭箭,只听得“嗖”一声响,早已射中豹子,那豹子负箭逃窜,梅珠龙哥紧紧追赶……,突然,豹子隐入山崖,不见踪影。只听得“哗啦……”一声巨响,山动地摇,霎时间,前面崩出一道悬崖峭壁,紧奔中的梅珠,一时收脚不住,跌下悬崖……
龙哥攀岩爬崖,终于在山脚下的一棵大树桠里找到了梅珠,龙哥抱起奄奄一息的梅珠,心如刀割。梅珠看着泪流满面的龙哥,断断续续地说:“龙哥,我……我要留在人间……死后把我葬在这棵树下……”说着就合上了眼睛。
得知梅珠遇难的消息,乡亲们和阿龙父子一样,悲痛万分。大家把梅珠的身体安葬在那棵大树底下……。
第二年开春,在梅珠遇难的日子,阿龙父子和乡亲们来到梅珠的墓前祭扫,发现这棵大树上的叶子间长出了一粒粒小珍珠似的颗粒,大家都感到奇怪,不知这是什么东西。转眼到了端午节,人们提着篮子,装着香烛、酒菜,又来上坟祭扫。只见树上原来珍珠似的东西已长成一簇簇圆圆的果子,有青、、有红、有紫、有黑。待得祭祀完了,拿下挂在树上的篮子,准备回家,只见篮子里掉落了许多又红又紫的果子,有位胆大的乡亲拿来口中一尝,又鲜又甜,顿时满口生津。乡亲们明白,这是百果仙子梅珠姑娘为人间送来的仙果。人们想念梅珠姑娘,就把这种果子叫做“杨梅”。直到今天,杨梅都在梅珠姑娘遇难日前后的“正月”开花,而在端午节前后开始采摘,民间有“端午杨梅挂篮头”的农谚。
自此,杨梅从杨家岙传遍余姚,慈溪。继而传向更远的地方……因为杨梅是医病除疾的梅珠姑娘送来的,所以杨梅不但不会吃坏肚子,而且还能开胃消食,有益身体。尽管,很多地方都有杨梅,但论杨梅品质谁最好,余姚慈溪、甲天下。
余姚通济桥
余姚城里有座通济桥,现在是余姚古城的一座城标。历史上书籍记载是北宋余姚县令谢景初建木桥,到了元朝中叶分别有惠通和尚和道士李道宁建造成石桥,现在的桥是清朝雍正四年修建。关于通济桥,在余姚、慈溪和上虞一带的民间却有另外一传说。
相传唐朝的时候,龙泉寺里有个通济和尚,他见南边四明山老百姓来城里,过姚江经常翻船死在江里,他常常站在江边想,在江上造一座桥多好啊,可是没铜钿银子,桥是造不起来的,自己呒银子,还是化缘讨银子吧。于是,他东化缘西讨铜钿,一连讨了三七二十一年,凑足了造桥的钱。
那一年端午节,通济和尚开始造桥了,消息一传出,四乡八邻的人都来帮忙,一直造了九九八十一天,江中心的二只桥墩,一只造好了,一只呒法造,第一日打好梅花桩,第二日就被水冲的无影无踪,通济和尚犯难煞哉,到了第三日,起了一个黑早,站在江边,搔了搔头皮九九八十一下,还没想出好法子。一歇辰光,桥边来了二个人,一个是白脸,一个是红脸,对着桥墩在打赌,边吵边座在江边的石头上,拿出了一盘象棋,白脸说:你胜我,这桥墩就归你管;红脸说:你输了,桥墩就你造,一边争吵一边下棋。通济和尚听了,很开心,上去说:两位施主,有什么办法把桥墩造好?白脸不理踩地说:去、去、去!!话还没说完,红脸哈哈大笑说,你输啦。白脸高高地举着一只棋子,一脸不高兴地说:再过三天我老龙王再同你比过,说完后,气鼓鼓地把这只棋子丢在地上,一溜烟地飞到天上去了。通济一看心想,啊哎,原来是东海龙王啊,连忙对红脸说:神仙爷爷,刚才是东海龙王走了啊,你给我指点指点。红脸摸了摸三尺长的胡须说:小和尚,龙王刚才输棋了,桥墩他会造好的,不过看他样子还不服输,说着从地上拾起龙王丢下的棋子说:正午十二点,你快把这枚棋子丢入江心,桥墩水就不会冲掉了,龙王下棋缺只棋,下次肯定又要输掉。说毕呵呵大笑,往四明山疾飞而去,原来红脸是山中修行的梅福道仙。
通济和尚等呀等,江边上又来了很多帮忙的老百姓,问他:今天咋不造桥墩啦?通济指着波涛滚滚的姚江水说:我在等时辰啊,现在水急,造桥墩的梅花桩打不牢,大石块丢下去象水漂一样。日升中天,通济站在江北岸,“嗖”的一声,把这只棋子掷到江中心,“膨”的一道闪光沉到江心,奇怪的是,江中心水干涸了,冽开了一条路,一只棋子从地下钻出来,见风就长,变成了一只桥墩,江上的人欢声雷动。
桥终于造好了,通济把桥取名为“江桥”,江中之桥意思。后来到了宋朝,康王赵构奔逃到余姚,从江桥上逃过了金兵的追赶,在龙泉山上休息,看到龙泉寺碑里记载江桥是通济和尚造的,为了感谢他,赵构改江桥为“通济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