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注意有哪些基本理论?它们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2023-05-15 综合 39阅读
注意的理论:过滤器理论、认喊仔昌知资源理论、生理机制理论、中枢能量理论、注意的衰减模型理论
过滤器模型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布
过滤器理论:又称为瓶颈理论或单通道理论
理论由D. E. Broadbent在1958年提出
. 理论内容: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上是有限的
神经系统中存在着某种过滤机制,能够使部分信息通过而得到进一步的加工
其它信息被阻断在这种机制之外而丧失。
神经系统的过滤作用表现为“全或无”的性质
认知资源理论:注意是一种具有绩效性、有限性、可分性的认知资源。
绩效性:注意任务,进行操作时,需要占用一定的认知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资源投入 越多,任务绩效越高。
有限性:认知资源是有限的,不能无限地投入。当资源穷尽时,任务的绩效就会降低。
可分性:资源的投入可以进行分配,集中在重要的任务上。
生理机制理论:朝向反射,由情境的新异性所引起的一种复杂而又特殊的反射,它由新异刺激引 起,刺激物一旦失去新异性,朝向反射也不会发生了。
中枢能量理论:该理论由卡尼曼(D.Kahneman,1973)提出。该理论不同于上述模型的是,它 不是把注意的有限性看作是信郑扒息通道的接受有限,而是看作人能用于执行任务的能量 或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用能量或资源的分配来解释注意。
资源的分配决定注意的取向。资源的分配受下列4个因素制约:①受制于唤醒因素的可 能的能量;②当时的意愿;③对完成任务所需能量的评价;④个人的长期倾向
衰减模型理论:该模型是美国心理学家特瑞斯曼(A.M.Treisman,1960)在修正过滤模型的基
础上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过滤器并不是按“全或无”的方式工作。接受信息的通道不是 单通道,而是双通道。即注意的信息并不是完全被过滤掉,即所谓的通道被阻断或关 闭,而是被衰减,强度减弱了戚肢。对个人特别有意义或对象十分熟悉的刺激,由于其接受 阈限低,因此即使这些信息被衰减,也可能被对象识别。这种模型比过滤器模型更有弹 性,能解释更多的现象。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