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光圈可以改变景深的深浅?它不是控制进光量的吗?
光圈通过收缩孔径的大小来控制进光量,以此同时镜头中的晶片组也会做出相应运动,达到使光线的焦点落在相机的感光芯片上。通俗点说,就是焦点的位置已经固定,通光孔径大时(大光圈)光柱的面积也较大,光线中所带的像素信息点不用拥挤在一起,就形成了所谓浅的景深,这也是用特大大光圈的时候连拍摄的主体都感觉肉肉的原因; 相反,小孔径(小光圈)的光柱面积中的像素点很密集,而且因为孔径小使很多光线弱的信息没办法挤进来,造成落在感光片上的都是光线较强的信息,并且用小光圈时相对的曝光时间也就长过一些,远的近的较强光线信息都有足够的时间在感光片上成像,景深也就比较大了。 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用大光圈长时间曝光,没有特别措施的话,相片就会惨白一片,相反小光圈用高速快门而没有足够补光就会漆黑一片的问题。其实都是进光量惹的祸。 不知这么解释LZ明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