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宫殿会变成遗址

2023-05-12 综合 37阅读
宫殿是我国古代建筑中最高级、最豪华、艺术价值最高的一种类型。它们是历代奴隶主和封建帝王把大量的财富、最好的建筑材料、最高级的匠师、最精湛的技艺集中起来建造的,代表了当代建筑技术与艺术的最高水平。根据历史文献记载,相传在公元前20世纪,奴隶主即开始为自己修筑了宫殿,《史记·夏本纪》上记载,禹“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可能此时已有侈华的宫殿出现。到了殷代末年(前12世纪),殷纣王大修宫苑,《史记·殷本纪》注引《竹书纪年》说:“南距朝歌,北据邯郸及沙丘,皆为离宫别馆”,其规模之大可以想见。朝歌即今河南安阳,这处宫殿遗址曾经在数十年前进行过发掘,其中有不少土筑殿基,上置大卵石柱础,排列成行。柱础之上,有的还覆以铜“櫍”(即垫板)。建国后,又发现了不少殷和早周时期的宫殿建筑遗址,如湖北武汉盘龙城殷代宫殿遗址,陕西扶风、岐山早周(公元前11世纪)宫殿遗址等等。其院落式组合的平面布局与台基立柱等之构架,已奠定了后来宫殿建筑的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在争霸的同时,对宫室的营建也不遗余力,并以此相夸谈陵梁耀。所谓“高台榭、美宫室”成了一时之风气。这一时期的齐临淄、赵邯郸、燕下都等处宫殿遗址,现在仍然历历可寻。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含运,大修宫殿,建造了历史上规模宏大的阿房宫,据《史记·秦始皇本记》记载:三十五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施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由于前殿之宏伟,加之始皇之帝业,以后凡帝王之居皆称之为宫殿。“宫”指一组宫殿之全部,“殿”则是指宫中的重要建筑。此后,汉长安之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洛阳之北宫、南宫,殿阁楼台,离宫别馆,组成了规模宏大的帝王宫苑。汉以后,隋之仁寿宫、唐之大明宫、兴庆宫,北宋东京大内,辽、金、元之燕都宫殿,无不日益豪华壮丽。然而这些帝王宫殿,都在改朝换代的战火中,付之一炬。纵或未在王朝更替中毁坏,也未能保存下来。因为帝王宫殿乃王朝政权之象征,不毁去前朝宫殿不足以显示新王朝之威势。所以当元朝统治者自大都败逃之后,大都宫殿虽还完整无损,但明朝并不保存它。朱元璋特地派了工部侍郎肖洵前来北京拆毁元代宫殿。肖洵来到大都之后,看到完整的宫殿时,还十分欣赏,但又不能不把它拆毁。于是他专门写了一本《故宫遗录》来记录其盛况,成了今天研究元代宫殿的重要资料。 现在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的帝王宫殿,只有两处,一是北京的明、清故宫,二是沈阳的清故宫。北京的明代故宫非常幸运地被保存下来了,其原因是当清统治者攻下北京时,见到巍峨的宫殿十分壮丽,起初也有拆毁之念,但经过慎重考虑之后,感到毁之可惜,非数十汪模年功夫和大量的财力重建不起来,于是想出了一个妙法,即把原来建筑物上的匾额取下来换上一个新的。例如把原来的皇城头道门大明门换成了大清门,把原来的承天门改成了天安门,把原来的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改成了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一座明王朝的皇宫顷刻之间变成了清王朝的皇宫,免去了历代的焚烧拆毁,可称得上是一次极大的创举。另一处是沈阳故宫,它原是清朝统治者入关以前使用的宫殿。由于它是清王朝“发祥”之地,全国统一之后,统治者仍然注重对它的保护,并且还增修了不少殿阁楼台等建筑。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