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的花果山到底是哪儿的?

2023-05-15 综合 51阅读
《西游记》花果山原型在洛阳
《西游记》中的花果山的原型究竟在哪里,争议颇多。我认为花果山的原型在洛阳,就是唐代大诗人李贺的家乡———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的花果山。
花果山位于九朝古都洛阳以西90公里的宜阳县穆册关,海拔最高峰1831.8米。花果山
原名女几山,《山海经·中山经》中说:“女几之山,洛水出焉,东注于江,晋张轨隐于宜阳女几山,即此。”花果山之名,最早出现在北宋《太平寰宇记》:“寿安县(即今宜阳县)岳顶山在县西南,又西为花果山。”因此,宜阳花果山之名早于《西游记》600多年,决不是为了攀附《西游记》而杜撰的。我在这里说花果山的原型在洛阳主要基于以下几条证据:
一、花果山的西南山腰十八罗汉峰下有一座花山庙,始建于中唐时期,共186间,五进,分别供奉唐僧师徒四人和白马,庙内墙壁上有彩绘大型壁画《大唐圣僧西域取经记》,寺内有玉皇殿、老母殿、西佛殿、五祖殿、白云殿等,这些在《宜阳县志》有清楚记载。可惜的是在20世纪四十年代,为了剿灭盘踞在里面的土匪,古庙被焚。不过在庙宇的遗址上发掘到清代乾隆十五年(1705年)三月重修西佛殿的碑刻,上面的记载说:“斯山也,《西游记》清销所称齐天孙佛成圣处也,故其庙在焉。”同年九月,另有重修西佛殿碑记载:“宜邑西南百里许有花果山,即女几山也。昔有神女遗几,故名之。后因山多奇花异果,又名之曰花果山。”这两块碑至今保存完好,它交代了花果山名称的演变和由来,而且明确指出此处就是《西游记》“齐天孙佛成圣处”。
二、《西游记》的主角唐僧的原型玄奘是洛阳人,他的出生地偃师县缑氏乡距花果山不远,两者相距100多公里,而且玄奘少年出家的净土寺离花果山也不远,玄奘西域取经回国后,第一次受唐太宗召见也是在洛阳,见驾完毕就到洛阳白马寺讲经。这些对于以历史真实故事为原型的《西游记》创作,不会没有影响。
三、特别令人惊奇的是当地的习俗一直供奉西佛,这个西佛可不是西天佛主释迦牟尼,而是齐天大圣孙悟空,前面的碑文叫“重修西佛殿”就点明了这一点,在花果山方圆百里的地方,老百姓家家供奉西佛,民间有时口语中也称“孙佛”,好多村庄有“孙佛祠”,甚至居民的家中在祖宗灵牌之上,常祀有“齐天大圣尊神之位”,民间说“斯神能祈福禳灾,有祷即应”,这种习俗究竟源于何时,没人能说清,问当地人,他们只是说祖祖辈辈传下来的。
四、从山势地貌上来看,这里也极似《西游记》里的花果山,在主峰周围有一山体,几乎全是石头,从北面看,其形状非常像一卧猴的猴头,另有一山峰叫唐僧师徒峰,距花山庙东南三公里,四大奇峰突出,按唐僧、悟空、八戒、沙僧秩序排列,从侧面看也酷似唐僧师徒四人,实在是神奇之至。在花山庙以北400米处,有一巨石突兀于危岩之上,因状似唐僧,当地人叫它唐僧石,在云雾缭绕之时,这块唐僧石就像身披袈裟的玄奘,正穿越云海去西天取经。花果山素来以山奇、石怪、林茂、水秀、雾美、洞幽著称,山上共有水帘洞6处,最有名的是花山庙东北危崖上的一个,洞高2米,宽3米,深不可测,洞内四壁光滑。另据史书记载,洞上原有泉水,从洞口飞泻而下,五光十色,状如珠帘,周围奇花异果也极为丰富,颇具“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的味道。花果山周围的很多地名也与《西游记》中的地名相同,如水帘洞、西佛殿、龙王洞、唐僧师徒峰、高老庄、柿树沟等。
五、花果山自古就是天下名山。唐代大诗人韩愈、白居易、李贺、刘誉枣禹锡,宋代的邵雍、司马光等均有诗词吟诵此山,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明代大才子、大画家唐寅专门慕名来拜此山,并留下4幅描绘花果山风景的山水画《山路松声》、《抱琴归去》、《春游女几山》、《茅屋风清》,每幅画都配诗一首,这4幅画原藏台湾故宫博物院,上海美术出版社1987年出版《唐寅画集》将这4幅画选入。和唐伯虎处于同一时期的吴承恩应该对这座名山很了解。
宋代大理学家邵雍为花果山写有一诗:“西南有高山,山在杳冥间。神仙不可见,满目空云烟。千年女几祠,门临洛水边。但问霓裳曲,世人有或传。”这种人间仙境般花果山不正是《西游记》里花果山的原型庆正拆吗?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