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和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2020-06-15 时事 252阅读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和人们的历史选择性是辩证统一的。

一、范畴含义

1、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是指社会形态更替的大趋势和规律性。

①社会形态更替的大趋势:社会形态更替的大趋势是由低级形态飞跃到高级形态,尽管某些社会群体可能发生历史倒退。例如,英国和法国由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经历多次反复;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由社会主义倒退为资本主义社会。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社会、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具有必然性。

②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性: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内在联系,包括人类社会发展的两条基本规律:第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规律;第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以占主导地位的新的生产关系为经济基础,人们建立新的上层建筑,社会就由旧的社会形态发展为新的社会形态。

2、人们的历史选择性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演变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①是否革命的选择:统治阶级在守旧和改革之间进行选择;被统治阶级在忍受和革命之间进行选择。改革是同一社会形态发展的动力,如果改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被统治阶级的要求,他们就暂时不会选择革命。社会形态的更替是通过社会革命实现的,如果被统治阶级的要求无法满足,他们就会选择革命,从而产生新的社会形态。

②革命道路的选择:道路的选择对革命阶级是生死悠关的。思路决定出路,道路决定前途。中国革命在血雨腥风中选择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

③人民群众的选择: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根本性和决定性选择。中国人民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社会主义的美好制度。

二、辩证关系

1、区别

①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对应的是客观规律性;相关的理论是历史决定论。

②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对应的是主观能动性;相关的理论是主体选择论。

2、联系

①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决定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马克思在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②人们的历史选择性体现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规律性,归根结底要通过人民群众的选择和实践表现出来。

总之,社会形态的更替是一个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过程。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