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是什么?

2020-09-18 教育 163阅读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他们都是科学世界观。

区别:

1、历史唯物主义要求看问题、做事情要理解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系,辨证则是从横向角度出发.要求看问题做事情要联系其两面性。

2、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亦称唯物史观。

联系:

1、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不由人的意志决定的,而有其内在的必然的发展规律。

2、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都是唯物主义,唯物主义义认为物质第一性,也就是物质决定意识。辩证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也就是辩证地看待问题,事物是发展的,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源动力。

扩展资料: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强调真理的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特点,在实践中,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真理观便具有了两点十分明显的缺陷,这样的缺陷,在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最致命和根本的缺陷,这些缺陷,足以把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真理观推向荒谬的逻辑境地。

那么,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实践中的明显缺陷是什么呢?第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把真理的主动创造者和主动遵守者——人,当成了人造真理的被动的必须的服从者。第二,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把暂时的、方便的理论假说当成了固定的永久不变的永恒的绝对的东西。这两条,其实是紧密联系的,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的。

正是把人造的暂时的结论当成是必然的固定永恒的结论,因此,人才会成为这些不变的固定永恒的结论的被迫的服从者而不是真理的主动的创造者和主动自觉的遵守者。而正是因为把人这一真理的主动创造者和主动地自觉的遵守者变为真理的被迫服从者,真理才会从可变的暂时的变为不变的、永恒的不为人的意志而转移的东西。

那么,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在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这两点缺陷,是如何具体的形成的呢?我们可以试着来分析真理的具体形成过程来看一看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如何在实践中造成以上缺陷的。 我们说,即使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它也绝对不会反对以下的说法,即,真理首先是人的思维、思考的结果、即主观认识的结果。

马克思理论唯物主义也说,人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也就是说,真理,是人的意识活动的结果,它首先是人的认识,在它没有被验证能解释其他现象前,它仍然属于主观认识的范围,也即是说,真理最初是人的认识。既然真理是人的意识的结果,是人的主观认识,那么真理是否是真理,必须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是实践的检验,让一个人的主动的主观的认识结果,逐渐具有了能够解释大多事物能够在大多数场合下被运用的能力。

此时,请大家注意,一个本来是人的主观意识认识的结果、具有主观性质的认识结论,在检验和实践中,逐渐变成了大家都认可都认为有必要遵守的东西,因为,如果不遵守,就会给人的行为带来一定阻碍和困扰。而这里的“大家都认可都认为有必要遵守”,也就让本来是主观性的东西,具备了具有客观性的东西。而这里的“客观性”只是指,大家暂时地对它的一致的认可和主动的遵守。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到,真理不仅仅是一个枯燥的结论,它更是一个逐渐由“主观”变为“客观”的过程。

而这个所谓“客观”,并不是说它原本就是不为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是说,它暂时获得了大家的认可,暂时为大家所遵守罢了,是人创造了它,也是人在主动地遵守它。也由于这样,我们绝对可以说:所谓的真理的客观性,是人让一开始的是主观的认识的结论变得“客观”起来的,而绝非是如此即它本身从一开始就是“客观”的,绝非是它本身让它本身成为“客观”的,而既然是人使某些事物变得“客观”起来的,那么,自然,人也有可能让此时的“客观”丧失它暂时的“客观性”,或者,让其他的人造的新的“客观”来代替旧的“客观”。

而真理,作为一个过程本身就是如此! 认清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和认识论上的缺陷之后,作为真理的追求者,我们每个人,是不是应该保持这样的警惕呢?我们要小心,有人用真理对人的统治这一新的形式来掩盖人对人的绝对的统治。而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真理观和认识论在具体实践中的根本缺陷会造成新的人对人的绝对统治吗?该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历史唯物主义_百度百科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