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是人生正式开始接受教育的第一站,小学生从学龄前儿童的性格开始走向成熟的世界观,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对他们未来的意识形态形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沟通是教育的第一步,迈出这一步才能为全面素质教育的开展铺平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沟通了解
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工作对象是学生;作为一个老师,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如果作为一个“头”来说“手下”就是孩子,所以说,如何去了解他们,如何与他们沟通,如何去教育他们,是我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是无法回避的。那么,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该如何与学生进行沟通呢?平时我一直在思考,和同事们不断地讨论,互换经验,通过与学生进行沟通,加深了对他们的了解,更方便因势利导,因人施教。在日积月累的工作中,思路也逐步清晰:通过与孩子沟通,然后对孩子了解,再对孩子实施教育。第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沟通。
作为一个成年人,思维方式也已经成人化,如何去了解他们?听说现在的孩子早熟,可究竟熟到怎样的程度?一段时间摸索下来,孩子开始渐渐爱上了我,我也更爱孩子了。原来沟通的的最大障碍是距离,而距离是人为,拉近距离也可以人为。
一、克服距离
老师给学生的感觉总是高高在上,要问为什么,首先,你的身高就比孩子高,孩子对你的目光天生就是仰视的,这些东西我们没办法改变,但也说明,从学生进学校的一刻起,他们和老师之间莫名的就存在着这样一种“不平等”,自然也就产生了客观的距离感。
其次,社会和学校给予我们教师管理学生的权利,便让小小的三尺讲台像国王的王座一样让人油然而起一种崇敬。人说崇敬是要的,在我看来,崇敬的另一面,就是拉远了与别人的距离。对国王而言,他不希望众人知道他平凡的一面,所以用所有可利用的“道具”来遮盖,隐藏,修饰,夸张,这种“道具”从古至今,从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到中国的长城,紫禁城,欧洲的城堡,甚至是仆人、将士的多少,凡此种种都无不在提醒,升华着这种崇高的敬畏感,也因此国王能喝令天下。我们教师也希望学生能听自己的话,因此算不上喝令,命令还是有的;算不上“畏”,“敬”总还是要的。正是基于这些微妙的联系,老师与学生的距离便也以它的工作性质存在着。
试想我们又要孩子出于崇敬多多的听话,又要他们完全而充分的信任我们,这是多么的矛盾,好比今天领导要你去聊聊,带给你的究竟是忐忑多还是轻松多?自然不言而喻。
再说还有年龄的差距。我们多数老师是从苦日子过来的,所以思想言语中总有些历史的“沉淀”和“沧桑”,我们关心的是家庭、事业、自己的孩子;再看看现在的学生,一出生就没碰见过“大事”,生活就是吃饭、睡觉、上课、玩乐这么简单,加上他们又赶上信息变化极速的时代,他们关心的是明星、自己的兴趣,学习成绩。同样为人,但是头脑里装的却是多么不同的东西!这其中的距离是毋需细说的。所以如果这时候上帝告诉你距离就在这里,那么要跨过的,就已有这三座阶梯了。也正因为克服这三座阶梯的艰难性,使得长久以来师生的关系难有大突破。然而素质教育来了,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例如在上体育实践课时,我就会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和他们做游戏、跳短绳……,让学生感觉到我们是没有距离的。
二、沟通渠道
“素质教育”就是以人为本,同样的教师要想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也当以这个为行为指导。
1、创造一切互动机会:
孩子爱说话,这其实是逐步认识、了解世界的表现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有些孩子在上课时特别喜欢插嘴,虽然他们说的话很有可能会跑题,例如对孩子在上体育与健康课时,提出“如何预防感冒”,正说到遇到感冒的症状时,结果一个孩子马上说起来“哎,我上回就在……”虽然一方面我气恼学生还没学会上课有问题举手,但也让我知道他确实正在很专注地听我的课,还在积极思考问题。所以我没有制止他,而是请他再按照课堂常规重新来一遍,耐心地听他讲完,最后补充“请已想到什么,或将要想到什么的同学下课再来和我讨论。”下课后,许多小孩子还围在我身边兴致很高地说一些他们的见闻。对我来说这才算完美地达到了我的教学目标。由此孩子才觉得真正参与到了课堂中,也于不知不觉间拉近了距离。象这样,给孩子一个主动与我沟通的机会比我找机会去与孩子沟通要效果好得多。
2、和孩子聊聊家常话
孩子愿意亲近贴近和关心他们生活的人。有事没事碰见孩子就可以问问他最近怎么样,妈妈身体好吗?最近在看什么动画片?有什么奇闻趣事?等等,学生会一下觉得,原来老师也和我一样,也爱看动画片!便自然而然地放下了戒心,还会滔滔不绝地和你聊他的兴趣。作为教师,不要吝啬赞美的语言,它会给学生带来极大鼓舞。“你真棒”、“你很了不起”、“你真伟大”、“你提的问题十分有价值!”、“你的想法很有创意,老师也没想到。”……这些语言虽然简单,但却能鼓舞学生斗志,增强学生自信,激发学生潜能。
以上的方法中看得出,闲话家常其实还是围绕着教育与表扬的原则的。在聊家常的过程中,拉近我与学生的距离,学生回头一想依旧回味无穷。使学生在一种平和、温馨的氛围中受教育的熏陶,人渐渐地也变得善良而包容,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
3、适时给孩子一个拥抱
不知道何时学会了与孩子拥抱,才发觉原来它超过了一切语言!还是在与孩子单独面对面接触的时候,我第一次把孩子拉到了身边,并且一只手还抱着孩子的小肩膀。孩子先前也很害羞,但从他们的目光和笑容里我知道他们喜欢,而且是非常。在那时,就算是再调皮、再笨的孩子也一下显得那么乖巧。安静地依偎在你身边,老师的教诲便也显得分外入耳。不要担心孩子的那种躲避,现在的家庭连父母都忙的很少想到去抱一抱孩子,当然他们会觉得“奇怪”,但其实那只是受宠若惊的表现。就像我们班,先前有个女孩子几乎每次看见我都要来抱一下,有次她妈妈看见了,觉得这是对老师不尊重,便要她改,直到有一天我主动地去抱她,她才说出真话:“我早就想抱抱你了!”我才意识到孩子的小小内心中是多么缺乏这样实际的一种“爱”!不夸张地说,有时我还让孩子吻我,他们总是那样小心谨慎,随后“嗤……”的一笑,一溜烟地跑了,但留在我脑中的永远便是那洋溢着纯洁而真实的一幕,连我一辈子都难以忘怀,更不用说是学生了!其实,不用说这些,就是平时你能去摸一下他的小脑袋,很专一地对他(她)微笑,也会有很好的效果。
所以现在我批评孩子都喜欢在私下里,做交谈式的聊天。此时孩子往往会很懂道理,即使说的稍微成人化一点,他们也总能心领神会,而我更愿意把她理解为一种默契。
四、注意的问题
在上面所谈的三点中,其实第一点是基础,只有创设一种机会,才更有可能于这种机会中运用到后两点,后两点却是关键所在,三者相辅相成。这其中恐怕最累的就算老师了吧,毕竟沟通需要时间,聊天需要时间,甚至是关心也需要时间。做老师的已要面对教学这一重头任务,时间已被“剥夺”的所剩无几,哪还有这闲工夫?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吧,所以纵然千百年来有人认识到这一点,可始终无甚大改变。而只要你是真心爱孩子的,又怎会当他们是负担?就像父母永远不会觉得自己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是过多的一样道理。所以不妨做一番尝试当孩子向你露出会心一笑时那时的幸福也无可比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