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幼儿园中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2020-11-07 教育 269阅读
第一,利用经典滋润孩子们的心。
可以利用一些晨间、餐前的一些活动用诵读的方式开展学习经典诗词学习。
适合幼儿的经典性文化读物,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还有一些简单的唐诗。
不要以为孩子朗诵起来很枯燥,恰恰相反孩子们对这些朗朗上口的东西非常感兴趣。
在朗诵的过程中孩子们的读音准确的语音,抑扬顿挫地去描述,童用、去想象在头脑中产生的形象……中国传统文学教育是国的优良传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回吟’说明作品摸式的储存和审美经验的积累,对审美创作的重要性,早就被广泛认可……今天仍然应该继承,让幼儿多一些祖国优美语言艺术的积淀,这对促进口语的发展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对促进左右脑功能的协调发展都极为有益第二,利用传统的节日让孩子们学会感恩。
都知道幼儿园、家庭、社区是幼儿发展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环境。
而家庭、幼儿园对幼儿的成长显得更为重要。
因此,幼儿教育必须从幼儿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所经历的活动、承担的角色以及建立的人际关系出发,协调相关力量,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充分发挥家长幼儿园的宣传力度,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园地、宣传栏、调查问卷、育儿知识问卷、园刊等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主要教育内容,即民俗节日教育内容,如:国的传统节日具体有哪些,在每个节日里希望让孩子了解一些什么内容,家长又可以在节日前后对幼儿做些什么、说些什么等等。
比如:在中秋节的时候请来了孩子的家长,在老师的带动下孩子和家长过了一个有意义的中秋节。
虽然孩子们的年龄小但是通过这样的亲子活动让孩子明白中秋节的意义,就是要家人团员。
通过唱一唱、跳一跳、尝一尝的活动让孩子们明白整个中秋节的过程。
同时,在家园栏里张贴出孩子在家里过节的情景。
让孩子在生活中去感受节日的气氛。
同时通过这些节日让孩子学会关爱亲人,学会感恩。
第三,利用传统的游戏给孩子带来了快乐。
在过去,没有电脑、没有游戏机的时候,人们只能从身边寻找一些游戏的工具,泥巴、石子、绳子成了孩子们游戏的中心。
于是,便有了跳楼梯、滚铁环、翻花绳等简单、实用的游戏。
随着网络游戏等新奇玩意的出现,这些民间的传统游戏渐渐被冷落了,只有那些年长者,才对它们记忆深刻。
为了激起孩子对传统游戏的兴趣,幼儿园每次举行亲子运动会的时候,都会设立几项传统的游戏。
比如:斗鸡、拔河等。
家长们在快乐的游戏中不知不觉的回到了难忘的童年,孩子们在观看中看到了父母的孩童时代。
这让孩子们更深的了解了父母们的成长经历,激发孩子想参加游戏的愿望。
幼儿园在晨间活动的时候也会开展一些传统踢毽、跳格子、扔野鸭子等游戏,家长们在送孩子入园的时,家长们都忍不住来参加孩子的游戏,或者指导自己的孩子进行游戏。
传统游戏的回归,不但拉近了与孩子、孩子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还能增强的协作精神和进取心,更重要的是可以强身健体。
比如:大班组织孩子玩跳绳的时候,通过规则孩子们知道要坚持跳才能让自己继续游戏,如果有人违反的规则,自己就可以再跳一次来“救”他。
每次获得成功时孩子们都会欢呼拥抱。
传统的游戏不仅仅只限于在幼儿园开展,同样可以通过家园栏或者网页指导什么样的年龄段可以开展什么传统游戏。
比如:在中班的年龄段可以在家开展跳绳、踢毽、跳格子的活动。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