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舌头翘起来,在嘴里呼出气流,保持演奏口型,让气流从上颚通过,冲击舌尖,使舌尖能够快速颤动起来。出现“吐噜噜”的声音,是正确的。在歌曲《谁不夸咱家乡好》里,“的............呀”,这个的(DEI),就属于“花舌”,也就是赶马车的把式吆喝:dei,也属于花舌的范畴。
开始的时候,舌头可能会生硬,不会颤动,又或是颤动太慢,往往就是发出一个声音“吐”,不会出现“噜噜”的声音,这就属于舌头太硬,不会用气流冲击,这是一个“巧”劲,让气流轻松通过上颚与舌头的空隙,使舌头产生振动,应用到笛子上,可以出现特殊效果。
甚至走路的时候,也同样可以训练,当你的舌头灵活起来以后,可以用笛子试吹,感觉一下效果,看看是否达到了演奏水平,如果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就是舌头的速度达不到演奏的需要,达不到速度,必须还要加强训练。
当你学会使用舌头,你就会发现,你的演奏水平已经又登上一个新高度。
拓展资料:
花舌是一种特殊的竹笛、唢呐、笙等吹奏乐器的用舌技巧,二胡类似的抖气弹拨乐器的滚奏,在北方的说唱音乐伴奏中,经常用到它。
吹奏花舌是用气流冲击翘起的舌头,使之滚动产生的碎音效果,民间一般称为“打嘟噜”,可先训练舌头“打嘟噜”,必须速度、力度均衡、持久。
用舌头顶住上膛靠近牙的位置,嘴里发出“si”的音,注意!舌头一定要放松,利用气压的原理,使舌头上下颤动。刚开始时感到难受,练久了自然会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花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