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分急救。。。求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案例分析

2020-10-27 综合 117阅读
案例1:某建筑公司的人力需求预测
在外部环境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快速需求预测
某建筑公司是广东省一家中开支国有建筑企业。公司管理层基本上都是广州本地人,文化层次相对较高。作为一线的建筑工人,大部分来自原广州郊区城乡结合部的农民(随着城市的扩建,也转变成为“市民”)。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呈现勃勃生机,各行各业日益发展。广东经济作为中国经济的领头羊,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建筑业更是异军突起,发展迅猛。在这种大好形势之下,该公司紧紧抓住发展机遇,承担了许多大型工程的建设项目,逐渐成为广东建筑企业的排头兵。
但是,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公司的领导层发现,工地一线工人开始吃紧,有时采取加班加点的超负荷工作,也远远满足不了发展的需求。为满足对人员配备的要求,公司人事部从广东其他地区,及至全国,匆忙招聘了大量的新雇员。为应付紧张的用工需要,人事部门不得不降低录用标准,使得人员配备的质量大幅度下降。别外,招聘人员的结构也不尽合理,如单身或易迁徒的员工过多,员工年龄偏大等。经常出现很多员工只工作了一两个月就充当工长的现象,人事部门刚招聘一名雇员顶替前一位员工的工作才几个月,就不得不再去招聘新的顶替者。为了招聘合适的人选,人事部门常常是疲于奔命。
为此,公司聘请了有关专家进行了调查,寻找员工短缺的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和消除其对组织影响的方法。
专家调查表明,该公司以往对员工的需求处于无计划状态,在城郊还未变成城区之前,招工基本上还不太困难。随着城市的日益扩大化,城郊的农民工的数量也在日益缩小。以往在几天之内就能找到应急工已成为过去。
因此,公司决定把解决员工短缺问题作为公司战略的一部分来考虑。
在专家的帮助下,鉴于公司本身的特性以及宏观经济形势的平稳发展,公司决定采用趋势预测法,建立了一个预测全厂职工用最小平方法求得趋势线,将这趋势线延长,就能推测将来的所需员工人数。
公司在过去的12年中,工人人数如下表所示
表 公司过去12年工人数量
年份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人数 510 480 490 540 570 600 640 720 770 820 840 930
结果,预测值与实际情况相当吻合。
至此,人事和管理部门对问题才有了统一的认识。这有利于他们共同对待今后几年可能出现的工人人数的短缺问题,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的总规划,根据总规划制定各项具体的业务计划以及相应的人事政策,做到提前招工、提前培训。
案例2:亚实公司聪明对待离职员工
“终生交往”让人才流而不失
对于离职的员工,亚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采取的态度是人走茶不凉,与员工保持“终生交往”,使离职员工“流而不失”。离职员工仍被看作公司的人力资源,公司会对这部分特殊的人力资源实施高效管理。这种管理制度不仅使离职员工向公司传递了市场信息,提供合作机会,介绍现供职机构的经验教训,帮助公司改进工作;而且他们在新岗位上的出色表现,折射出公司企业文化的光彩。
为了和离职员工保持密切的联系,确保其“流而不失”,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从员工决定离职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在该公司,不管是公司工作多年的老员工,还是那些发现不适应提出要走的新员工,在他们提出离开时,一般都会得到公司挽留,但同时他们的选择也会得到尊重。公司规定在每个员工离职前必须做一次面谈,提出自己对公司的看法和离职的原因,如果是公司管理方面的问题,公司会充分重视,并努力去改善。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还十分关心他们今后的发展和去向,甚至会帮助他们寻找一些更适合的单位。从另一个角度讲,离开公司的员工里,有很多是非常优秀、有能力的人,和这些员工保持交往,会为公司带来新的资源。
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就有这样的一个新职位叫“旧雇员关系主宇航管”。这个主管的工作,就是特殊的人事档案,跟踪离职员工的职业生涯变化情况,甚至包括结婚生子之类的细节。一旦发生变化,公司会在24小时内对档案做出更改。只在是曾在公司效力的前雇员,都会定期收到内部通讯,并被邀请参加公司的聚会活动。
公司还摒弃了“好马不吃回头草”的陈腐观念,欢迎跳糟的优秀人才重返公司效力。“有的人认为如果让那些所谓的叛徒回来,或者还与他们保持长期的交往,无法面对留下来的那些人。而经验告诉我,事实恰恰相反,这么做是对现有人员最大的尊重,让他们感觉到温暖和信任。而且对于企业文化的建立和企业品牌的树立有着深刻的影响。”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强调了这一观点。同时指出:聘用“回头好马”既可以降低公司成本,又有利于提高员工忠诚度。
对于备受人才流失困扰的企业来说,管理者往往殚精竭虑甚至不择手段以求留住优秀的员工。而亚实公司面对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摒弃了“终生员工”的概念,更愿意和员工保持“终生交往”,以崭新的态度来看待人才流失和留住的问题,他们不但不竭力阻止优秀人才走出公司的大门,甚至还“鼓励”人才的离开。
鼓励人才流动的机制非但没有造成大量人才流失,相反,公司人才反而越留越多。对于其中的奥妙,公司刘总一语道破天机:“公司培养出去的科技人员对企业有一种感情情结,这种感情情结会使他们留下终生不褪的心里烙印,他们会以各种方式报效公司。”
案例3:网星公司的员工保持策略
有效深入的员工流失原因分析是制定员工保持策略的前提
网星公司成立于1994年,从事手机的开发、制造、销售和工程服务等,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据统计,网星公司1997年和1998年的雇员流失率分别为16%和20%。由于关键部门的流失率比较高,网量公司被其他的竞争对手形象地称为“培训中心”。尽管网星公司的经营业绩,无论是销售额,还是利润,自1995年以来持续上升,但是,经理人员和工程师流失率高已成为公司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
网星公司决定聘请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组成一个专门小组,来解决这个问题。
工作第一步是确定研究对象。经过仔细研讨,将公司所有部门的管理人员、市场人员和工程师作为研究的对象。
其次是确立研究目标。就是建立针对这些雇员流失的保持策略,以尽可能地降低离职率。这种保持策略的建立分为两步:首先,通过调查研究,找出公司雇员流打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原因,寻找可能 的解决途径;其次,通过内部各主管人员的充分交流和讨论,确定最后的分步实施计划。
在分析网星公司经理人员和工程师流失的原因时,工作小组考察了公司人事部1997年的雇员人事记录。为此,工作组决定对流失原因进定量和定性调查。
调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问卷试调查,主要是调查员工的满意度。调查采用匿名形式,目的是为了保证调查的真实性。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基本信息;2工作满意度;3流失意图和产生辞职想法的原因等。工作小组采用随机抽样,抽取200名员工作为调查对象,最后共收回有效问卷180份。
根据以前离职员工的记录档案,结合这次调查初衷,工作小组认为薪酬缺乏竞争力、晋升机会太少,没有成就感和管理制度混乱是网星公司经理人员和工程师辞职的主要原因。
虽然通过问卷 调查获得了导致雇员产生辞职想法的主要原因,但还无法了解围绕这些原因而可能存在的深层次的、具体的原因。
为此工作组决定时行第二阶段的工作。
第二阶段主要是举行了由公司管理人员、市场人员和工程师参加的小组讨论。不仅可以提供定量研究所需要的辅助信息,而且还能帮助研究人员从深层次上获得对目标群体的认识。如可以了解数字背手隐藏着的人们内心深处的想法,捕捉不同特征的人在思想认识上的差异等。
从讨论的结果来看,一般员工和骨干员工对某些工作要素不满和产生辞职想法的具体原因上虽然没有显著的区别,但是骨干员工更强调晋升和管理制度。
结合员工流失原因,工作小组就减少员工的流打问题,提出自己的主要设想,见表1-2所示
表1-2 导致员工可能流失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途径
工作要素 导致员工可能流失的原因 可能的解决途径
薪酬 本行业薪酬普遍偏低
公司内部收入分配不公平
员工收入与贡献不挂钩是高级管理人中央委员高级工程师离职的主要原因 开展薪酬调查,关注市场薪酬水平健全员工绩效考核系统
借鉴国外同行的经验,考虑员工持股方案
工作晋升 晋升机会少,感觉前程暗淡
公司业务发展太慢,所能提供的职位偏少
公司管理人员只升不降 工作丰富化
工作轮换
内部提升为主
如有可能扩大公司的业务
实行竞争机制,做到能者上,庸者下
为员工做职业生涯设计,规划他们的未来
管理制度 部门间隔阂大,协作少
上下级沟通不畅,方式单调管理不明,职责不清管理层的决策缓慢 打破部门界限,加强交流
增加上下能沟通渠道,如召开座谈会,设立建议箱,电子邮件等。增加一些联谊活动,联络员工感情,重新明确管理者的职责权限。
工作成就感 个人预期目标和公司发展目标差距较大
研究人员接触新知识机会少工作缺乏挑战性 开展员工调查
提供技术培训或进修机会
赋予研究开发人员的新任务,开发前沿性的产品
工作小组就这些改进方法,又接连找了5批管理人员和研发人员进行座谈,深受他们的欢迎。绝大部分员工表示,如果公司以后能够朝这方面努力改进,他们将选择继续留在公司而不再“跳槽”。
案例4:通联集团2003年度人力资源管理计划
对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作出全面的安排
通联集团成立于1990年,主要生产电冰箱。由于产品质量好,价格比较低廉,加上管理得力,使得通联电冰箱很快成为国内电冰箱主流产品。随着业务的发展,通联集团1997年开始走多元化经营之道,到2002年,先后开发出的主要新产品有洗衣机、微波炉等。
为了集团人力资源的优化发展,公司总裁和人力资源部制定了2003年度人力资源管理计划如下。
通联集团2003年度人力资源管理计划
一、职务设置与人员配置计划
根据公司2003年发展计划和经营目标,人力资源部协同各部门制定了公司2003年的职务设置与人员配置。在2003年,公司将划分为8个部门,其中行政副总负责任政部和人力资源部,财务总监负责财务部,营销总监负责销售一部、销售二部和产品部,技术总监负责开发一部和开发二部.具体职务设置与人员配置如下:
1、决策层(5人)
总经理1名、行政副总1名、财务总监1名、营销总监1名、技术总监1名。
2、行政部(8人)
行政部经理1名、行政助理2名、行政文员2名、司机2名、接线员1名。
3、财务部(4人)
财务部经理1名、会计1名、出纳1名、财务文员1名。
4、人力资源部(4人)
人力资源部经理1名、薪酬专员1名、招聘专员1名、培训专员1名。
5、销售一部(19人)
销售一部经理1名、销售组长3名、销售代表12名、销售助理3名。
6、销售二部(13人)
销售二部经理1名、销售组长2名、销售代表8名、销售助理2名。
7、开发一部(19人)
开发一部经理1名、开发组长3名、开发工程师12名、技术助理3名。
8、开发二部(19人)
开发二部经理1名、开发组长3名、开发工程师12名、技术助理3名。
9、产品部(5人)
产品部经理1名、营销策划1名、公共关系2名、产品助理1名。
二、人员招聘计划
1、招聘需求
根据2003年职务设置与人员配置计划,公司管理层人员数量应为96人,到目前为止公司只有83人,还需要补充13人,具体职务和数量如下:
开发组长2名、开发工程师7名、销售代表4名。
2、招聘方式
开发组长:社会招聘和学校招聘
开发工程师:学校招聘
销售代表:社会招聘
3、招聘策略
学校招聘主要通过参加应届毕业生洽淡会、在学校举办招聘讲座、发布招聘张贴、网上招聘等四种形式。
社会招聘主要通过参加人才交流会、刊登招聘广告、网上招聘等三种形式。
招聘人事政策
(1)本科生:
A待遇:转正后待遇2000元,其中基本工资1500元、住房补助200元、社会保障金300元左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试用期基本工资1000元,满半月有住房补助;
B、考上研究生后协议书自动解除;
C、试用期三个月;
D、签定三年劳动合同;
(2)研究生
A、待遇:转正后待遇5000元,其中基本工资4500元、住房补助200元、社会保险金300元左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试用期基本工资3000元,满半月有住房补助;
B、考上博士后协议书自动解除;
C、试用期三个月;
D、公司资助员工攻读在职博士;
E、签定不定期劳动合同,员工来去自由;
F、成为公司骨干员工后,可享有公司股份。
4、风险预测
(1)由于今年本市应届毕业生就业政策有所变动,可能会增加本科生招聘难度,但由于公司待遇较高并且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基本回避该风险。另外,由于优秀的本科生考研的比例很大,所以在招聘时,应该留有候选人员。
(2)由于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愿意留在本市的较少,所以研究生招聘将非常困难。如果研究生招聘比较困难,应重点通过社会招聘来填补“开发组长”空缺。
三、选择方式调整计划
1999年开发人员选择实行了面试和笔试相结合的考查办法,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
在2003年首先要完善非开发人员的选择程序,并且加强非智力因素的考查,另外在招聘集中期,可以采用“合议制面试”,即总经理、主管副总、部门经理共同参与面试,以提高面试效果。
四、绩效考评政策调整计划
1995年已经开始对公司员工进行了绩效考评,每位员工都有了考评记录。另外,在1999年对开发部进行了标准化的定量考评。在今年,绩效考评政策将做以下调整。
(1)建立考评沟通制度,由直接上级在每月考评结束时进行考评沟通;
(2)建立总经理季度书面评语制度,让员工及时了解公司对他的评价,并感受到公司对员工的关心;
(3)在开发部试行“标准量度平均分布考核方法”,使开发人员更加明确自己在开发团队中的位置。
(4)加强考评培训,减少考评误差,提高考评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五、培训政策调整计划
公司培训分为岗前培训、管理培训、岗位培训三部分。岗前培训在1994年已经开始进行,管理培训和技能培训从2003年开始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在今年,培训政策将做以下调整。
(1)加强岗前培训;
(2)管理培训与公司专职管理人员合作开展,不聘请外面的专业培训人员。该培训分成管理层和员工两个部分,重点对公司同有的管理模式、管理思路进行培训;
(3)技术培训根据相关人员申请进行。采取公司内训和聘请培训教师两种方式进行。
六、人力资源预算
1、招聘费用预算
(1)招聘讲座费用:计划本科生和研究生各四个学校,共8次,每次费用300元,预算2400元;
(2)交流会费用:参加交流会4次,每次平均400元,共计1600元;
(3)宣传材料费:2000元;
(4)报纸广告费:6000元。
2培训费用
1999年实际培训费用35000元,按20%递增,预计今年培训费用约为42000元。
3、社会保障金
1999年社会保障金共交纳XXXXX元,按20%递增,预计今年社会保障金总额为XXXXX元。
人力资源部
2005/01/05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