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来探究:
1、第一阶段:1905年到1950年代左右,能力不够,劳力士做不出陀飞轮。这解释初听上去有点不可思议。
汉斯威尔斯多夫(Hans Wilsdorf)于1905年创办劳力士公司的前身,以后的日子里面凭借两大法宝“蚝式防水表壳”+“自动上链机芯”打开局面。但是这个时候劳力士的机芯研发、生产能力并不强。劳力士当时的机芯是委托Aegler代工生产的。所以说,当时的劳力士做不出来。
2、第二个阶段:1953年到90年代左右,产品定位明确,劳力士不用做陀飞轮。
劳力士最为出名的运动款莫过于源于1953年的‘Submariner’潜航者系列,俗称“水鬼”,但是其却并不是劳力士运动款是开山始祖。1953年,英国探险队员佩戴了劳力士蚝式恒动腕表,首次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之巅。
劳力士为了纪念这件事情,推出了“ Explorer”探险家系列。之后,劳力士的潜航者、格林尼治、MILGAUSS、迪通拿、海使、探险家、游艇名仕型等专业用表相继被推出,并且赢得了市场的接受。这个时候劳力士的产品定位逐渐明确,要做精准牢靠的专业腕表。
3、第三个阶段:90年代至今,品牌地位确立,劳力士不屑于,也不能做陀飞轮。
上世纪70、80年代由日本Seiko精工引发的石英危机,让整个世界制表业大洗牌,瑞士机械制表工业受到重创。不少的品牌在那时破产、倒闭、兼并、出售、降级,幸运的是劳力士挺过这一场危机。
并且,在危机时期,劳力士并没有降低自身的生产水准,还完成了从30系机芯到31系机芯的换代升级。于是乎在危机过后,劳力士的品牌地位开始确立,品牌定位也逐渐清晰,要生产精准牢靠的腕表。
陀飞轮在1801年的时候可以算作是最先进的技术。为了提高钟表精准度,于是宝玑不得以使用复杂的机械结构来弥补游丝重心偏移的缺陷。
但是实验证明,陀飞轮手表的走时精度并不比普通手表优秀,同时复杂的机械结构带来的成本高、不稳定、易损坏、维修难、调试慢、保养贵等缺点,过了200年还是没有改变。
对于追求精准牢靠的劳力士来讲,陀飞轮是一种落后且高风险的技术。与其现在生产“娇贵”的陀飞轮,不如“稳中求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