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德国不参与美国的行动

2020-10-28 国际 174阅读

4月12日,在美英法三国对叙利亚进行军事打击之前,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会见丹麦总统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德国将不会参与军事行动,但支持国际上任何形式的、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使用所做出的努力。而在空袭实施之后,她对盟友的行为表示了肯定,认为这是“恰当且必要的”。

作为受难民危机影响最深远的欧洲国家,德国应当是北约盟友中最希望早日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同时,德国与法国一起是欧盟的双驾马车,也是美国和英国的重要盟友,按理说理应出手,因而此刻德国的按兵不动,就有了多重含义:德国认为解决叙利亚问题的最好方法是通过政治协商而不是武力,而这同时也显示了德国近来在外交和安防政策上的变化。

2016年默克尔参加欧盟和联合国共同举办的“支持叙利亚和区域未来国际会议”

自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以来,与欧洲盟国和美国的密切合作以及互信一直是德国外交政策的两大支柱。而特朗普上台后,出招奇绝,难以预料,让一向在政治上追求稳定的德国人很不适应。比如这次的空袭,背后并没有成型的策略和规划,德国暂时选择了旁观。

默克尔在表态时,其实并没有把话说死。她在表明不参与军事打击时,又额外补充了一句,“这并不是最后的决定”,给德国留下了之后再加入行动的可能性。德国外交关系理事会美国和跨大西洋关系项目负责人Henning Riecke对世界说表示,留下这样的空间,并不代表德国主观上有意愿参与军事打击,而是为了防止在叙利亚的局势发生戏剧性的变化,而特朗普的不可确定性是最可能引发变化的导火索。

2015年欧洲难民危机形势图来源:维基百科

在特朗普“美国第一”的价值导向下,一切政策都是以美国为圆心射出的散弹,“友伤”的可能性很大。比如中美贸易战就捎带了德国,虽然经过欧盟的努力,暂时被排除在钢铝税征收范围之外,但美国对欧盟的豁免权只到5月1日,这之后德国和欧盟其他国家依然要继续争取。而特朗普可以用贸易方面来胁迫德国进行军事配合。反之,也可以用美国对包括德国在内北约国家的军事庇护来要求经济上的让步。他上台之后,已经数次明枪暗箭地指责德国迟迟没有达到将国防开支提高到GDP2%的承诺,这让德国十分不舒服。

德国也逐渐意识到了本国在军事上的疲软是综合国力这个木桶上的一根短板。依靠美国的庇护就只能受制于人,而偏偏特朗普不相信国际多边合作,从上台开始就一个接一个的从国际组织和多边协议中退出,对于北约也是将信将疑,行动之前常常不征求盟友的意见,这让稳固多年的跨大西洋关系开始动摇。

默克尔在去年五月曾说过一句话,在每次特朗普出人意料的行动之后,都会被德国媒体拿来引用,流行程度仅次于那句应对难民潮的“我们能做到”:“我们完全依赖他人的日子,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他人”指的即是美国。她当时在慕尼黑喧闹的啤酒帐篷里,空气里弥漫着酒精的味道,比起在勃兰登堡门下的演说或是议会大厅里的讲话,显得轻描淡写,更像朋友间的谈话,可背后的意义却是划时代的。这是德国总理在宣告与美国坚挺的伙伴关系正在走向终结。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美国一直是德国国土安全以及政治观念的庇护者。

叙利亚自由军战士来源:Scott Bobb

在军事上,德国军队设备陈旧,坦克和战机等重要军备的可使用率是总数的一半,而最后一辆潜艇也已经彻底“罢工”。冷战时期的德国拥有超过2000辆主战坦克,但现在仅剩余250辆左右,其中只有105辆可以即刻投入战争。作为豹2型坦克的原产国,德国如今被批评无法达到北约规定的数量标准。

但到目前为止,德国并没有增加军事投入的打算,在最新的组阁协议中,国防支出并不是重点。而这与拒绝此次军事打击一样,有一定历史的原因。贝塔斯曼基金会的安防问题专家Christian Hanelt告诉世界说,德国在海外的军事行动一向比较谨慎。二战之后,德国军备发展受到限制,同时不被容许在海外单独作战。同时,德国境外派遣军队需要通过议会的决定,而不像美英法三国有最高领导人的直接批准就可以。在德国的民众中,反战的声音也一直比较强烈,议会中亦然,不管是要提高军费还是海外出征,都不容易通过。

在空袭结束后,德国议会中只有自由民主党表示德国应当加入行动,执政党联盟党和社民党虽然对盟友表示支持,但也认为德国不应当参与,而左右两翼的左党、右党和选择党则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德国政府刚刚经历了漫长的组阁过程,像产后的孕妇一样还在坐月子。而参与美国带头的军事行动,必然会在议会中以及德国民众中引发热烈的讨论,所以默克尔没有必要让根基还不稳定的新政府经受这样的动荡。

德国民众游行抗议美国空袭叙利亚来源:视觉中国

因此,德国若想要摆脱在军事上对美国的依赖,只能通过建立更强大的欧洲防御体系。在德法两国的推动下,欧盟25国(除丹麦、马耳他和英国)已经在2017年12月签订了“永久结构化合作”防务协议(PESCO),并提出在该机制下将开展的17个合作项目,并于今年年初陆续展开。

而这是默克尔对于德国外交的定位:通过欧洲作为支点,成为多极化世界秩序中的平衡者。而近几个月来,包括德国前外长加布里克在内的德国政客们常常强调的一点,就是除了注重政治理念,更要着眼于共同的利益。而这也是在为德国积极寻求与意识形态不一致,但有共同利益的国家,比如俄罗斯进行合作奠定舆论基础。

而叙利亚问题,从本质上讲是美俄之间的军事较量。近几个月来,先是禁赛俄罗斯参与冬奥会,在英国毒杀间谍升级到各国驱逐俄外交官,再到空袭叙利亚,美国对俄罗斯大有围攻之势,而此次亦可能是针对俄罗斯而走的一步棋。

但德国和默克尔与俄罗斯和普京之间,有着爱恨交织的微妙关系,这是其他西方国家所没有的。

在默克尔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副俄罗斯帝国叶卡捷琳娜大帝的画像。默克尔在东德长大,会说俄语,年轻时还曾搭车在苏联旅行,对俄罗斯有着复杂的感情。她对普京抱有怀疑,曾在普京的演讲后对身边的人说,“这是典型的克格勃讲话,不要相信他。” 普京年轻时作为克格勃官员派驻德国,与当时的东德国家安全部门史塔西合作,因此说一口流利的德语。如此“知己知彼”的两位领导人却始终没有擦出火花。

默克尔与普京来源:克林姆林宫

但默克尔是理性和务实的,她明白俄罗斯对于德国的重要性,因此一直力主与俄罗斯进行对话,保持与莫斯科对话渠道的畅通。即使是在2014年乌克兰危机时,曾主张欧盟对俄罗斯进行经济镇压,但也表示,欧洲中长期的安全只有通过与俄罗斯的合作才能实现。与这次应对方式相似,当时德国也排除了军事选项。

在过去的十年,俄德国两国是彼此重要贸易伙伴,俄罗斯是德国最重要的天然气供应国,而在德国境内有超过20万俄罗斯公民,执政党社民党与俄罗斯商界更是有广泛的关系。俄罗斯对于欧洲的能源和传统安全非常重要,因此德国倾向于将俄罗斯变成可以合作的伙伴而不是意识形态的竞争对手。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属社民党)在几天前也强调,不希望西方国家由此孤立俄罗斯。由总理出面对盟友表示支持,而总统出面在西方与俄罗斯之间调停,默克尔采取的是俾斯麦的两面策略,既要维持与盟友的团结,也要兼顾德国国内的亲俄集团。

当地时间4月18日,叙利亚大马士革杜马镇满目疮痍来源:视觉中国

放眼整个西方,能够将美国和俄罗斯同时拉上谈判桌的,可能只有德国了。而协商与谈判,是德国外交政策的关键词。德国一贯支持发展多边主义和全球化,在经济方面,主导全球自由贸易和市场经济,面对贸易争端就力推在世贸组织框架下进行调停,而在军事上,也力主国际组织介入调停争端,依靠有效沟通解决问题。同时,也要建立完善的国际规范,这样才能在贸易战爆发、军事危机出现的情况下,回溯到之前签署和已经达成共识的条款之上,以法制约束强权。

如今的德国,意欲摆脱对美国的依附,希望看到一个建立在有效规则框架下的多级世界,因此要通过对自身及欧洲所追求的利益进行重新定位,从而追求和维护这一定位,并在此基础上以新的角色参与全球治理。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