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2022-04-13 教育 97阅读
写材料作文,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也是文章成败关键性的一步。文章的立意就是在审题的过程中确定的。审题的具体任务是通过对作文题目的思考和分析,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明确立意,并确定文章的体裁。写材料作文时,对材料的审题与立意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首先,推敲关键词句。
关键词即材料中出现次数较多的词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人物评议性的语句,有暗示材料中心思想的作用。所以,材料作文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立意的突破口。
例如,河南2013年的材料作文。
女儿问:“为什么有的西瓜甜,有的西瓜不甜呢?”父亲说:“甜的西瓜因为被阳光照耀的时间长”。“那地里的瓜不都是在接受阳光的照耀吗?”女儿又问。父亲说:“是呀,阳光是公平的,它一视同仁地照耀着所有的西瓜,可是有的西瓜怕热躲在阴影里,不肯接受阳光的照耀。”
材料中“阳光是公平的,它一视同仁地照耀着所有的西瓜,可是有的西瓜怕热躲在阴影里,不肯接受阳光的照耀”是关键句,“甜、阳光、阴影”是关键词。“甜”寓意事件结果,“阳光”寓意历练、磨砺,“阴影”寓意逃避。我们分析了这些,就可以引申出一些哲理性的话题: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就看你是否珍惜;成功属于有勇气的人;对于自身的缺陷,不要讳疾忌医,要敢于接受等。如果把握住关键词句,审题就迎刃而解了。
其次,善用联想和想象。
我们要善于联想和想象,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将材料意思引申。比如,材料中含有“路”“脚印”“春风”等词语,实际上它们都隐含着另一层意思:“路”代表成长的历程,“脚印”代表人生的足迹,“春风”代表轻言细语的教诲。
例如,武汉2016年的材料作文。
人生如登山,或许因为太在意登上山顶,我们往往没有慎重选择路径就匆匆出发。于是,有人踏上大道,有人走进小路,有人奔向捷径,有人闯入险途。有的路,平坦而通畅,带给你的是安稳或平庸;有的路,崎岖而险峻,带给你的是精彩或伤害。选择的路合适,你会顺利登上山顶;选择的路不合适,即使登上山顶,也会遍体鳞伤。决定人生状态的不是山顶,而是你选择的通向山顶的那条路。
我们审读材料要从关键词入手,“路”文中出现的频率最高。关键句是“选择的通向山顶的那条路”。我们可以把“山顶”转化为目标,这样由实到虚,就可以理解成实现目标的方法和途径,这样就转化为我们很熟悉的主题——成长。
最后,选好恰当角度。
苏轼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同一个材料,从不同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思考,这就是见仁见智。立意定题时,除了要与材料暗合神契外,尽量选自己头脑中存储丰富的内容来写。
例如,2016年重庆的材料作文。
“我只是雏菊丛中的一朵小花。”一朵雏菊伤感地叹息,“与这么多雏菊生长在一起,我的美丽完全被淹没了,根本不会有人注意到我。”一个天使听见了雏菊的心声,规劝她说:“但是你真的很美丽!”雏菊却说:“我想成为唯一的一朵,身旁不要有其他任何同类!”
天使不想再听到雏菊的埋怨,于是把它带到了城市广场。几天之后,市长带着一个园艺师来对广场进行改造。园艺师说:“把土壤翻一翻,种上天竺葵吧!”雏菊大叫:“等一等!你那样做我会死的。”园艺师说:“如果这里还有一些和你一样的雏菊,会对广场起到非常好的美化作用。但是在你的周围找不到任何你的同类,你自己不可能形成一座花园。”说完,园艺师把雏菊从地上连根拔起。
这则材料作文的材料是一则类似童话或寓言的材料,我们可以抓住角色形象,从它的命运变化轨迹觅出材料的意思。这则材料的主角是那朵雏菊。它之所以被园艺师摧毁,其外在的原因是,它没有和同类在一起。园艺师认为整体上显得不美观,所以毁掉了它。内在的原因是,它太高傲,总想成为唯一的一朵雏菊。我们可以这样立意:脱离团队,只有自我的人,无法得到任何人的帮助。还可以这样立意:这个世界很难容忍“唯一”,一心想成为“唯一”的,最终会像雏菊一样被连根拔起。
总之,根据材料写作文,审题立意不能偏离材料,要全面仔细地阅读材料,从材料出发选择立意的角度。每则材料都可从多个角度分析立意,然后再选择构思作文。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