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视野看明清经济的发展

2023-05-25 综合 36阅读
(1)哥伦布。环球航行。(2分)(2)史蒂芬孙。内燃机。第三次科技革命。(3分)(3)科学技术的发展(或科技革命)。(2分)(4)跨国公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2分)(5)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2分)试题分析:(1)在西班牙的天主教君主的赞助下,哥伦布在1492年到1502年间四次横渡大西洋,并且成功到达美洲。所以材料一“地理大发现”中发现“美洲”的航海家是哥伦布。麦哲伦是葡萄牙探险家,为西班牙政府效力探险。1519年—1521年率领船队首次环航地球,死于与菲律宾当地部族的冲突中。虽然他没有亲自环球,但他船上余下的水手却在他姿键死后继续向西航行,回到欧洲。(2)材料二中图一所示交通工具应该是蒸汽机车,其发明者是史蒂芬孙,该项发明出现于1814年的英国。图二所示交迹橡巧通工具是汽车,其动力为内燃机,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之一。图三所示产品是电子计算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3)题目要求结合材料二回答,根据材料二中的文字信息“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使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和图片信息可以得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因素是科学技术的发展。(4)材料三反映的是美国苹果公司在中国代工公司的污染问题的一个典型事例,实际上反映的是跨国公司常把一些技术如改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而将污染也转移到了国外,也减轻了本国环境的压力,这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之一。(5)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经济、吸收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并最终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机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利益;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可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风险甚至灾难,对发展中国家的主权、经济安全和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如稍有不慎,就可能为经济全球化付出沉重代价。所以发展中国应该趋利避害,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