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看是什么作品的吧,每一部作品的背景都不一样啊,作家写作很多时候都是灵感或者触景生情又或者社会现象激发出来的情绪激荡,可以说写每一部作品的动机跟背景都不大相同。而且像鲁迅一生写了那么多作品,写作时间那么多年的作家,每一段时期的作品都是不同的背景的。我可以举例给你说明一下。例如《呐喊》、《狂人日记》,写作背景如下:
鲁迅是我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和思想家。早年在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
一天,在上课时,教室里放映的片子里一个被说成是俄国侦探的中国人,即将被手持钢刀的日本士兵砍头示众,而许多站在周围观看的中国人,虽然和日本人一样身强体壮,但个个无动于衷,脸上是麻木的神情。这时身边一名日本学生说:“看这些中国人麻木的样子,就知道中国一定会灭亡!”鲁迅听到这话忽地站起来向那说话的日本人投去两道威严不屈的目光,昂首挺胸地走出了教室。他的心里像大海一样汹涌澎湃。一个被五花大绑的中国人,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一一在脑海闪过,鲁迅想到如果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现在中国最需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他终于下定决心,弃医从文,用笔写文唤醒中国老百姓。从此,鲁迅把文学作为自己的目标,用手中的笔做武器,写出了《呐喊》、《狂人日记》等许多作品,向黑暗的旧社会发起了挑战,唤醒了数以万记的中华儿女,起来同反动派进行英勇斗争。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夜以继日地写作。
至于其他的,都在不同的情况下写出的,又例如《腊叶》:
1909年鲁迅结束了长达七年之久的留日生涯,回到故乡。1912年5月,鲁迅北上,开始了在北京长达十四个春秋的生活。1923年10月,鲁迅开始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大学的学生讲授《中国小说史》,许广平成了他的学生。每到鲁迅来上课,许广平总是挤到第一排中间的座位上,入神地听鲁迅讲课。1925年3月,许广平给鲁迅投寄了第一封信,信中以“小鬼”之称,探问鲁迅“孤寂生活,其味如何”。随后,两人展开了书信往还。随着了解的深入,两人互生好感,互递情丝,萌生爱意。此时的信中,鲁迅则称许广平为“兄”“大人”“阁下”,而许广平则自称“愚兄”并称鲁迅为“嫩弟”。尽管与鲁迅相差十八岁,鲁迅也有着包办婚姻强加给他的“礼物”,而许广平全然置之不顾,写了《风子是我的爱……》,来赞美这段纯真的爱情!而鲁迅也写下《腊叶》,“是为爱我者的想要保存我而作的。”
等等许多~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