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句】君有何陈?当谨奉教。
【今译】您有什么要陈述的?我自然会恭敬地接受教导。
【原文全文】
于啴子与友连床围炉而坐。其友据案阅书而裳曳于火,甚炽。于啴子从容起向友前拱立,作礼而致词曰:“适有一事欲以奉告,念君天性躁急,恐激君怒;欲不以告,则与人非忠。敢请,唯君宽大,能忘其怒,而后敢言。”友人曰:“君有何陈?当谨奉教。”于啴子复谦让如初,至再,至三,乃始逡巡言曰:“时火燃君裳也。”友起视之,则毁甚矣。友作色曰:“奈何不急以告,而迂缓如是!”于啴子曰:“人谓君性急,今果然耶!(出自明代刘元卿《应谐录》,原题为《性急》,今人改为《客套误事》)
【原文今译】
于啴子跟朋友坐榻紧挨着围坐在火炉子前烤火。他的朋友伏在桌子上看书,而长衫拖在火中,被火烧着了。于啴子不慌不忙站起身来,向朋友恭敬地站立,抱拳作揖道:"适才有一件事情想告诉您,考虑到您天性急躁,怕您生气;想不告诉您吧,那么又对朋友不忠诚。只有请您宽容大度,舍弃愤怒,然后我才敢告诉您。"朋友说:"您有什么事情要陈述的?我自然会恭敬地接受教导。"于啴子又像原先那样谦让,又来第二次,直至第三次,他才迟迟疑疑地说:"刚才炉火烧着您的衣裳了。"朋友起来一看,已经烧坏得很厉害了。朋友变了脸色发怒说:"为什么不赶紧把情况告诉我(“以告”即“以之告”,省略代词“之”),却像这样迟缓!"于啴子说:"人们说你性格急躁,现在果真如此呀!" [逐句直译,以供参考。]
文中“于啴子”的“啴”是多音多义字,应读chǎn,意为:1.〔啴啴〕形容安闲舒适。2. 〔啴缓〕和缓。
【附】
啴1. [tān]
〔啴啴〕a.形容牲口喘息;b.形容众多盛大。
啴2. [chǎn]
a. 〔啴啴〕形容安闲舒适。
b. 〔啴缓〕和缓,如“其乐心感者,其声~以缓”。
啴3.[tuō]
〔啴喛(huàn)〕哭泣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