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凋谢的玫瑰》中"我"的感情变化 激励→____→____→____

2022-08-02 教育 77阅读
有这样一个故事:
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硕大的玫瑰花,全校师生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观赏。

一天早晨,幼儿园的一个4岁的小姑娘进入花房,摘下了那朵最大、最漂亮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的往外走。同学们都诧异而又愤怒地望着她。
迎面走来了该校的校长,校长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下的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
小女孩害羞得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美丽的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
听了孩子天真地回答,校长在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奶奶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这位校长就是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
我读后感触颇深,也深受感动。苏霍姆林斯基面对摘下玫瑰花的小女孩,没有责备她,而是弯下腰,耐心倾听小女孩的事由,并把玫瑰花奖给了可爱的小女孩,也把真切的爱献给了小女孩和她的奶奶、妈妈,把珍贵的关怀、欣赏、赞美献给了小女孩。
每个孩子都是美丽的天使,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朵盛开的玫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关爱学生的学习生活,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用爱搭建和学生沟通的平台,为孩子构建快乐学习的乐园。在责罚孩子前不妨先听听他的原因,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这是《永不凋谢的玫瑰》给我的启示。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在这方面给我们许多思考和反思。
过去,我们在面对孩子做出的各种各样事情的时候,其想法和做法过于简单,可能会对孩子缺乏良好的道德教育而忧心忡忡,总喜欢第一时间把事情本身定性为错误或正确,很多时候我们没有真正的走到孩子的心理。无暇顾及孩子们的那颗幼小的、正在成长着的心灵。面对小朋友随手摘下的玫瑰,同学们会诧异而又愤怒地望着她。教师则会没收了她的花,更不会再去摘花给她,之后则是苦口婆心的对小女孩进行一番传统的道德教育,教育小女孩不要损害公物。这样,教师在不经意间忽略了她们的感受和爱的存在,不经意地让她缺失了对人性美与人情美的感悟。
《永不凋谢的玫瑰》让我明白了,教师试着用小孩子的思维方式去分析他们的行为举动,多一分耐心,多去了解孩子的内心,改变传统的对学生所犯错误的观念,做一个有“心”的教育者。
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变化的动向,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和他们交流,做朋友,以一颗童心和他们交流。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方式,哪怕是同一个问题,也要因人而异。学生有自己的世界,学生都是有自我意识的,每个学生,不管是成绩好的,还是差的,都希望被尊重。教师作为“引路者”,要尊重学生。教师要带着爱心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孩子做出的行为总会有着他自己的想法,不要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应该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静下心来,好好听一听孩子内心的想法,很多纯真的想法其实都是被成人自己的想法所代替的。尊重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师生之间有了尊重,才有了彼此的友善和信赖,才能使学生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出自己的困惑疑问,尽情地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能量。
教师要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人”。要知道,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能力,更重要的是一颗爱心,一颗感恩的心。只有让孩子在其成长道路上懂得什么是爱,怎么去爱,要让他人感受到这份爱,即使手中的玫瑰凋谢了,心中的玫瑰也永不凋谢。只有让孩子能够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社会,那么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的和谐、美好。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