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坟为什么第一年打墓要早点

2021-11-06 文化 340阅读

因为古老相传,去世未久的人刚到阴曹地府举目无亲,孤独无依,阳世亲人捎去的祭品总会被别的野鬼抢夺。据说社前是冥界的法定的接收日,在这段法定的时间,给新亡的人所捎去的祭品,新亡之人才能悉数收取。

我国很多地方有“新坟不过社”之说,指的是给新坟(先年或当年新亡故的人,有些地区指新亡三年内)扫墓要在春社前。

如《施南府志》载:“新葬之坟,则在社前祭之,本家男妇及内戚皆往。”湖南、湖北、江西、广东等大部份地方都有此习俗。
注意,新坟不满三年的不用培土新坟就是刚刚埋葬的坟墓,三年内都还存在着一定的煞气,故而不适合动土,在三年内可以不管。

扩展资料

又到清明祭扫时,殡葬用品迎来销售高峰。一些地方发出文明祭扫的倡议书,倡导市民采用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经典诵读等方式缅怀故人,弘扬慎终追远等优秀传统文化,不在林区、景区等禁火区域烧纸钱、燃放鞭炮。

这种倡议很及时,也很有必要。文明祭扫,一来可减少空气污染,二来可遏制火灾发生。同时,还能杜绝铺张浪费、奢靡祭祀。但不知从何时开始,炫耀性祭扫大行其道,甚至兴起攀比之风,不仅体现在祭品丰富、高档,沦为成为一种标榜,而且大张旗鼓,唯恐别人不知。

清明扫墓,意在追远,即缅怀先人,也是生者与死者的“对话”,通过怀念先人、表达哀思来找寻内心的平静,以及对先人的怀念之情。

因此,一束菊花、一个鞠躬、几许默哀、良久静思,过程简洁却不简单,仪式肃穆而不敷衍,情感饱满而不轻慢,同样能够表达生者对逝者的追忆与祭奠,远比那些嘈杂而奢靡的祭祀有意义多了。

同时,在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的情怀中,也是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过程。对传统的传承,应该领悟其形,也要得其核,如果不文明祭扫,就背离了传统的深远价值。

何谓“清明”?《历书》上说: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既然如此,何必奢靡?大肆焚烧纸钱、冥物,鞭炮作响,持久不断,既不环保,也有碍健康,绝非树立文明健康的祭祀新风。

较之以往,当今科技发达,我们已进入另一种“扫”墓的时代。此处的扫,即扫二维码。据报道,某地推出“二维码”葬,这是一种全新概念的殡葬和祭扫形式。

以电子网络为核心理念的新兴殡葬形式,将逝者生平事迹、影像资料等信息进行电脑整理、编排上传到后台,形成独立、永久有效的二维码。祭扫者使用移动终端设备上的二维码扫描软件,可直接扫描二维码进入链接,了解逝者生平,进行瞻仰、追思和祭拜。

清明时节扫墓,对先人的思念无穷无尽,缅怀亲人不必拘泥于某一个节点。更重要的是,在缅怀逝者的同时,对生者多一分关心。

如果说厚葬不如厚养,那么逝后怀念故人,怎比上当父母健在时就尽心尽意?如果真能明白事理和孝道,真正理解传统价值,就应该省去日后的奢华祭祀,用在改善健在者的生活品质。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文明祭祀,回归清明本意,助推社会风气走向风清日朗,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提升文明质感的必由之途。

参考资料:人民网▬人民网评:文明祭扫,让“清明”名副其实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