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主义”这个概念和思想最早是由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来的。“工人没有祖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两个著名的论断就集中地体现了国际主义的思想。国际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反对国际资本主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这就是国际主义的核心内容。在谈到国际主义与民族利益的关系时,经典作家指出:“无产阶级的国际运动,无论如何只有在独立民族的范围内才有可能”,“民族独立是一切国际合作的基础”[3],“无产阶级如果允许‘本’民族对其它民族采取一点点暴力行动,那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的无产阶级”[4]。
列宁较早地提出和使用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这一概念。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初,苏维埃俄国与国内外敌人进行生死大搏斗,迫切希望得到国际无产阶级的支持和援助,而当时迅猛高涨的欧洲革命形势又为此提供了极大的现实可能性。因此,列宁这一时期所讲的国际主义的范畴主要是指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如苏俄与德国、波兰、匈牙利等),国际主义的核心内容是指世界革命尤其是欧洲革命。列宁倡导了“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著名口号。保卫新生的苏维埃俄国被视为国际主义的直接目标。随着战争的结束和苏俄工作重心的转移,随着世界革命特别是欧洲革命由高潮走入低谷,随着统一的苏联国家的建立和党内大俄罗斯主义的抬头,列宁的国际主义思想发生了变化,其范畴从民族国家之间延伸到了社会主义国家内部,把苏联内部各民族的平等和联合(如俄罗斯与乌克兰、格鲁吉亚等的关系)也上升到了国际主义的高度,纳入到了国际主义的范畴,再三强调要反对大俄罗斯沙文主义。不过,列宁并未放弃世界革命的思想,而是在等待新的机会,并力图通过苏联社会主义的实践榜样来影响和推动世界革命。
斯大林没有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使国际主义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得到发展和完善:他国际主义的原则性坚持不足,而实用主义的考虑过多。斯大林以苏联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为理论依据,极其实用主义地把苏联的利益等同于国际主义,把共产国际作为为苏联的国家利益服务的工具。在苏联内部的民族关系问题上,斯大林把反对大俄罗斯主义和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等同起来,实际上强调的是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大林收起国际主义的旗帜,打起俄罗斯民族主义的旗号来动员全民抗德卫国。在斯大林看来,既然国际主义不利于保卫苏联,所以要不惜抛弃,民族主义旗帜有利于保卫苏联,故而要高高举起。
战后,美苏冷战格局逐渐形成,在东欧地区出现了一个社会主义体系。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又开始大谈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来了。l 9 4 8年共产党情报局以“民族主义”、 “违反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为由开除南斯拉夫,并在东欧各国开展了清除“铁托主义分子”、反对“右倾民族主义”的运动。斯大林把是否实行苏联模式、是否尊重苏联的领袖地位作为检验真假国际主义的试金石。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继承了斯大林对国际主义的看法。“社会主义大家庭”这一提法就源于赫鲁晓夫时期。“社会主义阵营”、“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社会主义国际主义”的提法几乎成为口头禅。赫鲁晓夫说“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就象士兵站队一样,应该向领头的看齐”[5]。有名的“勃列日涅夫主义”理论更是集中体现了勃列日涅夫对国际主义的认识和实践。其主要内容有:无产阶级“国际专政论”;苏联“大国责任论”;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有限主权论”。国际主义严重变形了,成为苏联干涉和控制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工具。
国际主义精神的代表——柯棣华
--------------------------------------------------------------------------------
柯棣华是毛泽东盛赞的国际主义精神的代表。他是印度人,却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柯棣华毅然来到八路军中,把壮丽年华乃至生命都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
柯棣华,原名德瓦卡纳思·桑塔拉
姆·柯棣尼斯,1910年出生于印度孟买省的一个小镇。柯棣是他的姓,到中国后为了表示在这里奋斗的决心,又在姓后面加了一个“华”字。
印度人民的苦难和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使柯棣华自小养成了积极追求真理、勇于反抗不合理压迫的坚强性格。1936年,他从医学院毕业留校当助教。1937年,中国抗战的消息传来,印度国大党决定派一支小型医疗队到中国去,表示印度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此时,正在准备报考英国皇家医学会的柯棣华毅然决定参加医疗队。
1938年9月柯棣华等五人援华医疗队来到了中国。起初到国民党军医院中工作并受到款待,但他们却对国民党百般丑化的共产党产生了向往,冲破阻碍于1939年2月抵达延安,随后到八路军总院工作。同年秋,他们提出追随白求恩的足迹去前线。毛泽东亲自批准并勉励他们学习政治。经过一个多月的跋涉并经历了突破封锁线的战斗,他们到达了晋东南太行山区的八路军总部。
柯棣华在前线的八路军部队中,忘我工作的同时也深受环境感染。他曾说:“我虽然没有上过抗大,但这一次也算是参加了一所新型的战斗大学了。”1940年3月,柯棣华又进入晋察冀边区,随部队转战数千里,途中亲自参加了一次伏击日寇列车的战斗。在百团大战期间,柯棣华到距火线仅一二里处设立了救护所。1941年1月,他担任了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
当时,面对日寇频繁的“扫荡”,柯棣华和同志们不得不一次次放弃建立起来的医院和学校,打着背包在山林中同敌军游击周旋。当时,他通过认真学习,不但能用汉语对话,还可以阅读中文报刊杂志,认定中国革命代表了人类追求光明的希望。1941年11月,柯棣华与卫生学校教员郭庆兰结婚。翌年,他们生了一子,军区聂荣臻司令员亲自为其取名为“印华”。通过斗争实践和对革命理论的学习,他提出入党的要求。在1942年7月7日抗战五周年纪念日,这位印度医生站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2年夏,柯棣华的癫痫病发作。聂荣臻鉴于敌后医疗条件太差,劝他去延安或回国治病,他却不顾危险留下工作。同年12月,他写讲义时突然发病,不幸逝世,年仅32岁。毛泽东主席为柯棣华写了挽词:“……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棣华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是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的。”
新中国成立后,柯棣华的墓被迁入华北军区烈士陵园。1976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建立了柯棣华纪念馆。(新华社北京8月16日电)
国际人道主义法是国际法的一个分支,它适用于国际性武装冲突和非国际性武装冲突,其内容是关于保护平民、战俘、伤者、病者及遇船难者和对作战方法和手段加以限制的原则和规则,其目的在于尽量减轻武装冲突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国际人道主义法及其实施》文集的出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合作的又一成果。本书的编订自始至终得到了法学所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并得到了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代表团的关心和赞助。值此文集出版之际,特对提供大作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所有支持协助过此项工作的人士,表示衷心的谢意。在编这本书的过程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助理研究员毕小青在百忙之中承担了国外约稿、文章和文件的翻译和校对,以及整理论文等大量工作,使得文集能以现在的面目出现。为便于查考,我们特将1949年日内瓦四公约的“两个附加议定书”和《联合国秘书长关于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遵守国际人道主义法的公告》附于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