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核心价值观

2020-04-28 综合 114阅读
太短的没有找到,这两篇希望对你有用!
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红河与南溪河的交汇处,有一个兵家必争之地——四连山。自清代起,这里就是中国军队忠诚坚守的边防要地。
30年前,云南省军区一个边防连队在此组建。30年中,这个连队坚持以人民军队的核心价值观建连、育人,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面对战火、金钱、美色、享乐、毒品和复杂社会环境等特殊考验,眼不迷、身不歪、志不移,捍卫国家利益寸步不让,坚守价值高地本色常新,在风风雨雨中屹立南疆。
中组部、总政治部表彰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共青团中央表彰的“五四红旗团支部”,成都军区授予的“红河前哨钢二连”荣誉称号,还有军委首长到连队时的勉励等等,都是对他们最好的奖励。
连队是熔炉,价值观是火焰,30年千锤百炼——
真正的好钢,都是炼出来的
边防线上,为什么能够产生“钢二连”这块好钢?人民军队的核心价值观,是怎样在这里传承和践行的?
越过开放而活跃的山脚城镇,走进山上的连队营区,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的营房、规范的设施和令人钦佩的连队荣誉室。连队的官兵,来自十多个民族。有仡佬族、瑶族、彝族,也有白族、苗族和汉族。6位连队干部中,有5位取得双学士学位,连长李春昱和指导员秦吉飞,还双双被成都军区表彰为“优秀基层主官”。
在连队党支部会议记录本上,30年来形成的五个坚持,讲述着一个百炼成钢的故事:坚持学习党的理论,让官兵的心跳,始终连着党的脉搏;坚持用军队和连队的传统熏陶官兵,让官兵的品格,始终保持我军的本色;坚持向先进典型看齐,让官兵的成长,始终朝着更高的目标;坚持从点滴抓起长期养成,让官兵的发展,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坚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让官兵的素质,始终适应使命的需要。
云南省军区政委郎友良告诉记者:“五个坚持中有一个指导思想,那就是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培养造就人生观、价值观、服役观端正的官兵”,在“钢二连”,历任连长、指导员都会把这个要求告诉一茬茬流动的“新人”。
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河口一年中有3/4的时间都处在炎热之中。
烈日当空照,大地似火盆,是对河口炎热季节的真实写照。
这是夏天的一个中午,气温高达42℃。有人建议:将训练时间尽量安排在早晨或傍晚。然而,李春昱不仅坚持按原计划训练,还要求结合巡逻任务从严训练。
烈日下,河口热气氤氲,执行任务还不到一刻钟,潜伏在河岸草丛中的官兵们已是汗流浃背,汗水顺着衣角、裤脚直往下淌,身下的沙土不一会儿就被打湿,蚂蚁、蚊子等各种虫子蜂拥般往战士身上钻……
就在这次设卡执勤中,巡逻小分队抓获了3名贩卖珍稀动物的越境人员。原本心存侥幸的境外商贩说,“中国军人真是不怕热啊!没想到温度这么高,你们还在执勤。”
其实,他们又岂能知道,比这更严酷的训练,对二连官兵来说也是家常便饭。
严格的训练,带来了勇猛的士气,促进了官兵的成长。近9年,他们连续扛回了“军事训练先进单位”奖牌,夺得43个比武第一。连队组建初期的“训练标兵”黄友玉,如今已经成长为蒙自军分区司令员。
把诱惑当敌人,把攻击当磨砺,30年千磨万击——
守得住核心价值观,就守得住神圣的边界
面对边境开放口岸,“钢二连”的任务区中,不乏黄、赌、毒的诱惑和敌特分子的干扰破坏。外国敌特人员就曾潜入我境内,先后将我4名边防人员杀害。
面对成年累月的渗透,环绕四周的诱惑,躲在暗处的袭击,“钢二连”从来没有麻痹大意。他们紧绷战备之弦,擦亮警惕的双眼,凭着核心价值观赋予的拒腐防变能力,冷静而坚定地经受着利益、欲望和各种挑战的冲击。
一天傍晚,副连长卢占强在去前哨排的路上发现一名男子在阵地附近拍照,立即收缴了他的照相机,取出里面的存储卡。男子见状,急忙凑过来,拿出一沓厚厚的钱就朝卢副连长的衣袋里塞:“解放军同志,拍几张留作纪念,你就行个方便吧!”
“收起你这一套!”卢占强坚定地将他带到了地方安全部门。经查,此人正是外国间谍。
2006年春节的早晨,河口县城沉浸在一片爆竹和礼炮声中,喜庆的节日气氛洋溢在晴朗的天空。战士晏柯手握钢枪站立在一号哨位,目光炯炯地注视着通往营区和哨所的每一条路口。突然,一名花枝招展的邻国女子一步三摇地向他走来。
“站住!”晏柯大喝一声。
这名女子打了一个冷颤,瞬时又现出娇态,快步来到晏柯的身边,挺着胸脯往他身上贴:“兵哥哥,让我上山去看看风景嘛,晚上我请你到我屋里去唱歌!”
晏柯果断拉响了警报。经查,这也是一名企图收集我军事情报的国外人员。
司务长陈渝因工作需要,时常一人到县城为连队采购各类物资,一家“信息咨询公司”的章经理暗暗盯上了他。2008年5月11日上午,陈渝刚从一家超市为连队购买生活用品出来,章经理就热情地迎上来,邀请他一起“坐坐”。
来到僻静处,章经理用“关心”的口气说:“小兄弟,我聘请你当我们公司的特邀信息员,只要你隔三差五将连队的事情和上级有关情况给我们‘吹吹’,公司每月就给你发5000元咨询费,怎么样?”
一听这话,陈渝立即警觉起来:“将部队的情况都告诉你?这不是出卖军事机密吗?你打错算盘了!”面对陈渝义正辞严的拒绝,章经理一脸尴尬地溜走了。
事后进行的调查表明,这家“信息咨询公司”具有国外情报机构背景。
二连的抽水站,与连队营区有一段距离。独立值班的战士,一直都是别有用心者的“目标”。
2006年的一天,附近一个影楼的老板,带着一名艳丽的少女散步来到抽水房,对正在值班的士官刘志刚说:“你将连队驻地里的风景拍一些照片给我,每张照片我给你300元,以后这个小妹还可以时常来陪你聊聊天,好吗?”
刘志刚一眼就看穿了他们的企图:“你就是给3万元钱一张,我也不会拍给你!”
为什么“钢二连”的官兵“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为什么30年来历经种种考验,但二连从未发生过一起涉外泄密事件?为什么从来没有一个二连的官兵跨越理智和原则的边界?
“面对诱惑,我们就当是面对敌人;面对攻击,我们就当是对自己的考验和磨砺。我们的双脚,就永远不会走到原则界线的那一边。”二连官兵向军委、总部首长所作的汇报,对此作出了响亮的回答。
边境线上“攻不破的红色堡垒”——人民群众的口碑,是他们应得的褒奖。
困难踩在脚下,责任扛在肩上,30年千里戍边——
价值高地上奉献,奋斗目标上追求
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崇高的追求。践行这样的追求,最需要付出和奉献。
二连党支部懂得:“只有把信念、责任与奉献三点连成一线,才能在这远离内地的边陲岗位快乐地工作。”对于信奉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钢二连”官兵来说,这样的道理既是灌输进去的,也是亲身实践领悟出来的。
新兵朱光忠是大学毕业后参军的。来到守卫边境线的“钢二连”,枯燥的军旅生活、艰苦的执勤任务,让他有些懊恼。不几天,谈了两年的女朋友寄来“吹灯”信,又给了他一记“重拳”。
朱光忠想到了逃避。这天下午,他悄悄离开了前哨排,往山下走去。然而,入伍这些天连队的教育、战友的鼓励和那近在眼前的国门,牵动着他的心。没等走到山脚下的县城,他就“身不由己”地返回连队。
入夜,朱光忠哭着对连长李春昱说:“处分我吧,我差点就犯了错!”
连队党支部没有处分他。一连几天,连长带着朱光忠进荣誉室,讲连史,一个个连队官兵“千里赴戎机、为国戍边急”的故事,让朱光忠坚定这样的选择:做一个为奉献而自豪的士兵!
就这样,一个又一个新战友、新干部加入到守护边陲的奉献队伍,一代又一代官兵聚集到四连山上为国奋斗的价值高地。
战士万贵根入伍前同好友一起经营一家物流公司,个人年收入十几万元。可他却偏偏选择了军营,在二连一干就是5年。这期间,他以往的朋友多次跟他联系,劝他退伍经商。万贵根每次都坚决谢绝了朋友的好意。
战士蓝敏玲本来服役两年就可以离开二连,家里也为他安排好了条件优越的工作,可他舍不得离开连队。在他再三请求下,党支部结合他的工作成绩和表现,将他改选为士官。去年8月13日,他带病参加巡逻,因天气炎热中暑,突然昏倒在红河边。战友们把他救醒过来后,连长命令把他送回连队治疗,蓝敏玲哭了:“我今年就要退伍了,我没有几次参加巡逻的机会了!”
为了履行戍边职责,二连的干部无论任职时间多长,都从不向组织发牢骚;二连的党员无论接受什么样的任务,都走在前、干在先、“奉献跟我来”。据二连连史记载,近10年来,二连有39名官兵主动放弃调往上级单位和内地城市工作的机会,有21名战士在读完军校后又主动申请回到河口边防工作。
连长李春昱结婚5年多了,妻子和孩子还租住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里。由于近年河口口岸边境情况多,主官责任重,他一直没有时间回去照顾妻儿,直到儿子长到2岁才由妻子带着到部队来第一次见他。
指导员秦吉飞也是3年没有回家休假了,直到女朋友发来“吹灯”的“最后通牒”,他才在部队长蔡正红的“强迫命令”下,回家“应急”。
2007年3月,四川仁寿籍士官万志坚的父亲突发脑溢血住进医院,由于家庭困难,药费、治疗费告急。焦急万分的小万打电话向连队求援。连队官兵们一合计,你50元、我100元地凑集了一份捐款,连党支部还从农副业收入中拿出2000元,一并汇给小万,确保了小万的父亲转危为安。
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短评)
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郑重的召唤,是一个历史的命题。云南省军区某部边防二连,立足于责任使命,着力建连育人,在人民军队优良传统中汲取营养,在改革开放年代与时俱进。他们的精彩故事,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做了最好的诠释。
大力培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方面,是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现实需要,是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必须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抓紧抓好。“红河前哨钢二连”的事迹像一份生动鲜活的教材,告诉我们,坚守核心价值观的高地,坚定核心价值观的追求,才能凝聚军心、拒腐防变,才能铸就军魂、战胜挑战,才能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精忠报国的优秀官兵。
价值,在奉献中闪光
——广元军分区士官赵映德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纪事
□ 余毅强
“干好工作,多做贡献,是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广元军分区士官赵映德紧紧握着新一代青年士兵楷模向南林的手,在分区“学习向南林、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上激动地说,不时赢得阵阵掌声……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一名初中毕业农村青年,到三期士官,自学考试获大专文凭、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获二级证书、网络调试员获三级证书,先后多次受嘉奖,被表彰为优秀士兵,2008年被共青团四川省委授予“抗震救灾优秀团干部”荣誉称号,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
勤奋好学强本领
学习,是赵映德的最大爱好。“没有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就谈不上对党的热爱;没有打赢的本领,就缺乏履行使命的基础;没有文化知识,就不配做新一代军人。”他在自己学习笔记本扉页上这样写到。
从小向往军营的他,特别珍惜来到部队“大学校”的这段美好时光。还是在新兵连队的时候,他的理论学习笔记本因为记得最厚实、最工整、最详细多次被展出。下到连队后,他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连队图书室,周末最好的休息方式就是在图书室坐上几小时,在政治教育课上提问最多的是他。在两年士兵生活中,他连续两年被选举参加全团士兵理论学习知识竞赛,均获得一等奖。在向战友谈及获奖体会时说:“党的理论好比航标,学得越多、越深刻,我们的方向就越明确,干活就越有劲。”
2003年,他调入广元军分区,任网络调试员、话务员兼报道员。以前他只熟悉一些打字的基础知识,面对网络、数码设备,他是个“门外汉”。“没有知识,就不能更好地工作。我一定要攻克这道难关!”他一遍又一遍地默默叮嘱自己。于是,他开始了漫漫的求索之路。
白天,他一边工作,一边向战友请教。晚上,他把自己独自关在学习室里,抱着《计算机等级考试教程》、《网络管理》、《数字通信》硬啃起来。时间一长,领导发现学习室的灯经常亮到最晚,是他一个人最后留在学习室,兢兢业业地作笔记、练习电脑,经特批,他可以熄灯后多学习一个小时。有时晚上学习,战友叫他一起玩玩,他常常说:“你们去玩吧,我把手上的事干完就来。”结果一坐,又是一个深夜。
2004年4月,他率先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一次顺利过关。这给了他很大的信心和勇气。他平时省吃俭用,把自己的津贴几乎全部用在购买学习书籍上,先后又花费3000余元买了电脑学习资料,晚上继续加班加点学习,进一步准备计算机等级考试,学习网络,学习视频采集、编辑等技术。
2005年4月,他又通过了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考试。2005年9月,他通过了计算机通信网络调试员资格三级考试。他利用学得的知识,把分区已经停用的局域网修复运行,对装备陈旧的通信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为分区节省经费近50余万元。
他的事迹在战士中传开了,都叫他“电脑通”。但是,他没有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需要,他把学习目光投向更广的范围。他经常从图书室借阅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方面理论书籍,继续坚持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他自费参加了南京政治学院经济与行政管理大专班自学考试,经常在夜深人静时挑灯苦读。2007年,他以优异成绩获得了自学考试大专文凭。
迎难而上不怕苦
他是在川北革命老区,听着红军战斗故事成长起来的“80后”,对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有特别理解。调入军分区系统后,他经常思考和平时期“当兵如何作贡献”这个问题,他常说:“军人在和平时期履行使命,就是要在本职工作中吃得了苦、受得了累、出得了成绩。”
2005年,他刚接手保密员工作,正赶上保密工作达标建设。摆在他面前的,是将军分区近20年来的永久性涉密文件资料,全部录入微机管理。面对堆积如山的文件资料,很多人都为他这个“苦差事”叫苦,但他当时只有一个信念——“干!”
他首先静心学习了保密档案工作业务,又熟练掌握了《军队档案信息网络系统》操作使用。这时,他心里有底了。一连三个月,他都没有上街,除了吃饭、上厕所、睡觉,白天黑夜,他一头扎进文件堆了,对每一份文件进行电脑扫描和录入,一份,两份,三份……“小山”慢慢消褪了,他脸上也慢慢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为了提高大家的保密意识,他利用业余时间查阅大量资料,编写了《保密知识手册》宣传资料,印发给官兵一手一册。利用安全教育时间,他当起了保密教育宣传员,给大家讲解保密常识、警示案例。
为了确保涉密文件绝对安全,他从平时文件管理中总结出了文件发放、使用、退还“一日一清”的管理办法,对当日的涉密文件,当日必须收回保密室,对需隔日办理的涉密文件,他坚持下班前催收到位,次日上班再交到承办人手中,几年如一日,不厌其烦,任劳任怨。由于他严格落实文件、档案管理规定和保密制度,无一失泄密事件发生。分区被评办公保密秩序正规化建设二级达标单位,保密工作被省军区评为先进单位,他本人分别被省军区、军分区评为保密工作先进个人。
他担任保密员以来,还身兼分区领导公务员、通信值班员等职,尽管工作任务重、头绪多,但他都能做合理安排每项工作,恰当处理手中每项事务,不让任何一件事在自己手中落下。同事见他当上保密员后成天忙得不亦乐乎,经常加班加点,都叫他“大忙人”,但他一点也不后悔,高兴地说:“苦和累也是一种人生价值……”
经受考验站得稳
“干工作,就要讲规矩,就要认真负责。”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他曾在分区纠察队执勤。由于广元地处川、陕、甘三省结合部,各种假冒军车时常出没于此,他坚持每天不定时进行跟班巡逻。一次在执行例常巡逻时,发现一拉煤的可疑军车,他立即前去盘问检查。车主神色慌张,悄悄地把他拉到一边说:“小兄弟,我是借的别人的牌照,行行好。”说着递来一个鼓鼓的信封。赵映德义正辞严地说:“不行!必须接受调查处理。”车主见软的不行,就威胁着说:“当兵的,别敬酒不吃!”赵映德毫无惧色,平静地说:“我是执行任务,请你自觉接受处理。”说完,把车主带回警备司令部交给值班干部,按规定作了处理。
在对待亲戚熟人上,他一样敢于坚持原则,不循私情。近年来,他在市征兵办公室录入体检数据。有一年,他的一位表弟想当兵,在体检复查中发现身高体重都不够。他堂叔找他帮忙,赵映德听了其中的情况后,不紧不慢地说:“叔叔的这个情况我知道了,我在征兵办工作,负责体检数据录入,按理说改动一下体检结果,帮助说个情也不算什么。但是,部队有纪律,我做的每一件事都要为部队负责、为大家负责,请叔叔原谅。”
2008年底,他父母考虑到他二期士官即将到期,早早地托熟人到处为他联系工作。由于赵映德在部队有较好的电脑技术知识,地方很多单位都愿意招录他,其中他家乡县城的电信公司说正需这样的人才,每月底薪3000元。可赵映德听到这个情况后,对他父母说:“组织上刚跟我谈了,考虑到我保密、通信业务较熟悉,新的骨干还正在培训,叫我再多干一期。再说,我的技术是部队培养的,当部队需要我的时候,我不能只想到自己的待遇。”就这样,他放弃了到地方发展的好机会。
乐于助人不留名
“能帮你做点事,我很高兴。”这是赵映德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不管谁的事,不论大事小事,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他帮得上忙,他就欣然前往。
2007年的一天深夜,正当大家酣然熟睡之际,突然同室的战友罗天伟大叫肚子痛,在床上直打滚,汗珠直冒。赵映德看到情况紧急,一跃从床上跳起,一边向领导报告,一边背起生病的战友赶紧往医院送。经检查,这名战友患的是急性肠炎,需要住院治疗。一连几天,他主动照料这位战友,为他送饭,为他洗衣服。
他常常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每年民兵整组、征兵,有大量的表格、数据需要处理,他利用手中熟练的电脑知识,主动帮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熟练掌握了民兵整组和征兵工作的各个软件操作使用,不仅为数据的录入和系统上报经常加班到深夜,还在人武部军事科参谋软件使用培训班上担当教员,得到同志们的一致赞扬。
他五年如一日坚持照料驻地一位90多岁的孤寡老人余莲英。他经常帮助老人打扫卫生,买菜做饭,看病送药,问寒问暖,使老人生活有了较好的照料。附近邻居对赵映德啧啧称赞:“解放军真是余大妈的亲人、恩人。”老人也乐开了怀。
他常帮助别人,有时也会“误事”。2007年一天下午,他到车站去接刚刚认识不久的女朋友。刚到车站,一个素不相识的老人急匆匆地拿着个纸条找到他:“解放军同志,请问这个地方在哪?”赵映德转过身一看,只见这位老人着急地望着他,身后放着几个大的编织袋,里面装着几只活鸡、腊肉、大米等,显然是从乡下来走亲戚的。赵映德连忙过去帮老大爷:“大爷,不急,我帮你找。”说着就帮大爷提起口袋,在前面领路去了。几番周折,终于帮大爷找到了亲戚,才知道大爷已在市里转了近两个小时,这一家子对赵映德真是感激不尽。这时,他才想起自己接女朋友的事,他一边告别,一边飞快又向车站赶去。当他到车站时,女朋友也不见了身影。后来多次联系,女友还是以“没有诚意”和他分了手。
危难关头冲得上
“5·12”特大地震,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灾难可以剥夺生命,但抗争的精神却高高挺立。赵映德,就是在救灾大战场上毅然挺立的优秀战士。
地震发生后,军分区当即在操场召开常委会成立了基本指挥所。当时,人们惊魂未定,剧烈摇晃后的尘土还在空中弥漫。为保障分区基本指挥的通信,他带领通信班的战士冒着生命危险果断地冲进办公大楼,以最快速度将办公楼内的电话、电台、传真机、密码机转移到操场上,在短短几分钟内就建立了通信枢纽,有力地保障了上下指挥畅通。
地震后20分钟,他再次接到为市委架通通信线路的任务,他毫不犹豫,与通信班的同志紧急行动,穿巷道,翻围墙,从残垣断壁下通过,很快为市委架起一条长达7公里的通信专线,保证了广元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通信畅通。随后,又投入到市医院搭建帐篷任务,共搭建帐篷30余顶,帮助运送伤病员80余人,一直到晚上10点,没有休息一刻。
5月12日晚10点,他又奉命作为分区先遣队成员之一,前往还没有任何消息的极重灾区青川县。当车行至马鹿乡时,道路完全中断,先遣队只有徒步前行。当时,沿途余震不断,山摇地动,飞沙走石,情况十分危险。一路上,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勇当探路先锋,为队伍开进探察道路情况,及时躲避险情。终于在13日凌晨7时,先遣队到达青川县城,他及时与通信参谋一道,经过准确无误的操作,开通了分区带去的、也是当时广元唯一的一部卫星电话,在第一时间向市委、市政府、军分区指挥部汇报了青川灾情,为青川救援赢得了宝贵时间。
5月14日,在得知青川县关庄镇出现严重灾情,他奉命保障关庄指挥所,负责架设指挥所通信线路。接到架线任务,他来不及休息,立即与另一名同志背着七圈被复线和一天的干粮出发了。当时东河口堰塞湖对下游几十万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威胁,指挥部决定在东河口堰塞湖相连的另一堰塞湖顶端派出观察哨观察水情,为这一观察哨开通电话必须通过一处500多米长的滑坡体。当时余震不断,山上不时有山石滚落,松软的滑坡体不时有泥土滑入湖中,为了开通观察哨的电话,赵映德没有退缩,他背着上百斤的被复线向着指挥部指定的位置进发。当时大批群众从堰塞湖上撤下来,看到赵映德一人向堰塞湖走去,劝他不要去,危险,他没有止步。他踩在松软的滑坡体上,每走一步都有可能连人带装具滑到深不见底的湖水中去,他手脚并用向前爬行,不时有从身边“呼呼”飞驰而过的山石。为了更多群众生命的安全,他没有犹豫,没有停止,向“生命禁区”爬去。在桑树垭路段,前方突然滑坡,道路被阻断,被复线被砸断,为了护线,他被滑坡体推下十多米山沟,身上被树枝和石块划开了十几道伤口。面对伤口的剧烈疼痛,他没有放弃,咬紧牙关,爬起来又继续架线。经过翻越两座大山,经受了十几次余震和滑坡的考验,最终成功架通了连接前方3个堰塞湖水情观察哨和2个地质观察哨与指挥部的有线通信线路。
就在这条通信线路刚刚架通不久,他又接到上级命令,红光观察哨需后撤,必须重新架设一条通信线路。情况十分紧急,已疲惫不堪的他又连夜带上话机和几捆被复线,冒着大雨开始了架线。一路上不知遇到多少山体滑坡,他一次次被推向悬崖和山谷边缘,不知摔了多少跤,但对自己说:“时间就是生命,我一定要把电话连通!”就这样,他从晚上十点一直到凌晨三点,线路终于架通,调试好话机,他才一瘸一拐地回到指挥所。
由于抗震救灾成绩突出,他被共青团四川省委授予“抗震救优秀团干部”称号,荣立二等功。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