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行农业补贴政策是什么?

2020-10-29 财经 94阅读

2018年哪五类农民不能获得农业补贴?

(1)没有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农民;

(2)将土地连续弃耕抛荒三年以上的农民;

(3)存在虚报冒领、骗取套取补贴等行为的农民;

(4)从事农业生产活动造成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农民;

(5)未经允许,将农用地用作非农业建设的农民;

一、为什么“我”总拿不到补贴?

提到补贴,农业生产者就立马眼睛发亮,然而年年补,月月补却连补贴的影子都见不到,反倒是各种负面的情绪爆棚、埋怨声不断,明明是一件利民的好事,为何成了抱怨的导火索呢?主要是这些原因:

(1)信息透明度、传播速度低

许多补贴之所以无法到达农民手里,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有这些补贴,等知道的时候也已经错过了申报的时间。部分地方在传达农业补贴信息的时候,并不向村民和社会大力的、公开的宣传,而是以一种“静悄悄”的方式在内部进行公开。

对于农业生产者来说,由于信息闭塞,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有哪些补贴,不知道自己的条件可以对应到哪类补贴,更不知道如何去申请补贴。

相关部门宣传不到位肯定是一个原因,但是,仔细想一想,咱们自己是不是也没有上心?

想拿到农业补贴,首先你得知道有哪些补贴,然后还得知道怎么去申请。咱们国家农民这么多,指望相关部门一个个打电话通知到,显然是不可能的。如今智能手机普及,不如多关注一下相关的部门网站,看看都有什么补贴项目,自己的条件能拿哪些补贴,需要提交什么材料去申请,然后有目的地去申报。

(2)误解了补贴的意义

很多农业生产者看到了补贴,却误解的补贴的意义。其实,有些补贴和反哺,是采取市场的方式来进行,比如鼓励农户种粮,可以提高粮食的收购价格,间接地带动农民种粮,同样能起到反哺的作用。还有些补贴,是作为基础设施建设使用。类似这些补贴,是不会发到农业生产者的手中。

一味地发钱补贴,容易让农企农户掉进了蜜罐不可自拔,而缺乏足够的市场历练,弱不禁风,一旦碰上市场的风吹草动就很容易败下阵来。古人早就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大部分补贴都是有相关要求的,但很多朋友以为人人都能拿到那些补贴,结果自己没拿到,闹了上去,最后却是因为自己的条件达不到领取补贴的条件,闹了个大乌龙。

所以,建议大家要将补贴内容了解透彻,“知己知彼,方才百战百胜”。

二、如何拿到补贴?

(1)要了解农业补贴怎么发的,从哪里可以知道都有什么补贴

国家农业补贴有其发放的规律,比如三项补贴改革后,通常集中在上半年发放;而一些扶持资金类的补贴往往集中在年中和下半年。还有一些地区有一些特殊的地方性的补贴,以及各省市地区补贴等,往往根据每个省和地区的不同情况有相应的发放时间。因此,想拿补贴,需要把补贴发放的规律及时间把握清楚。

获得补贴有三个途径:一是勤跑政府去询问,这对于一些地方性的政策比较有效,但一些国家层面的政策有时下达到地方需要一定的时间,不一定及时二就是多关注媒体报道,关注农业苑微信公众号,上网看相关网站.

(2)要及时了解动态,及时申请补贴

现在,地方官方网站都会将最新的政策、补贴向社会公布。大家要及时关注科技、发改、财政、农业、商务、林业、供销总社、水利、工信九大部委及其相关的省、市部门网站农业补贴类信息。

了解到最新补贴后,要结合自身条件,为自己挑选出最适合的补贴来。农产品深加工项目、种、养、加、餐饮结合项目、具有科技含量的农业项目等,这些类项目往往申报机会更多、资金数目更大。

此外,自己的项目也要及时通报给政府,并且与有关部门加强沟通。政府出面验收之前,务必准备充分,这样才能提高申报补贴的成功率。

(3)要了解什么样的申请,获得补贴的成功率大

申请材料很重要,一项合格的申请报告,可以使申请成功率提高70%。申请材料除了包括项目一般介绍外,还必须要突出几个重点,包括环评报告、规范的财务报表。

还有最重要一项,就是带动周边农户致富。现在国家特别重视带动性,很多补贴的设置初衷就是补给合作社、农企、家庭农场等组织,鼓励发挥组织的带动作用,带动更多农户共同致富。

因此,在开启相关项目之前,一定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以及当地的情况做研究分析。看看怎样能在自己赚钱的同时,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此外,项目本身是否环保,会不会对当地环境造成影响等也是要仔细考虑的因素。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