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区域经济学哪个导师好

2020-08-29 综合 58阅读
陶一桃,教授,女,满族,黑龙江哈尔滨人,1987年考取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经济思想史博士研究生,师从著名经济学家胡寄窗先生,1990年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西方经济思想比较。现任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长期从事西方经济思想与理论研究,近年开始致力于制度经济学和经济文化研究。
钟坚,1965年生,江西万安人,法学博士,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995年获得博士学位,现为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和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省重点学科和博士点学科——政治经济学学科带头人之一,兼任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博士生导师,全国台湾研究会理事,广东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台湾研究会理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评审专家库成员,广东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独立出版《大试验:跨世纪的中国经济特区》(武汉出版社1995)、《台湾经济特区发展与转型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2003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课题优秀成果三等奖)、《世界硅谷模式的制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已被引用350多次)、《深圳与香港经济合作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已被引用30余次)、《世界经济特区发展模式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等5部学术专著;在《经济学动态》、《台湾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中共党史研究》、《人民日报》等公开发表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其中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CSSCI等转摘、美国世界日报等转载或收录30余篇, 在中外经济特区比较和港澳台经济等方面研究成果较突出,其中有关观点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科学时报,香港南华早报、明报和近20家网站等新闻媒体所反映,曾获省级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多项。
主持完成或正主持“经济特区实践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教育部八五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开放经济中的比较利益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中国经济特区转型与升级研究”(广东省重点学科重点研究课题)、“台湾经济性特区发展与转型研究”(广东省九五社科规划重点课题)、“广东科技园区发展与竞争力研究”(广东省软科学课题)、“世界科学工业园建设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及科技城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深圳市十五社科规划重点课题)、“深圳高等院校产学一体化研究”(深圳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深圳二次创业与特区理论研究”(深圳市“八五”社科规划重大课题)、“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与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建设比较研究”(深圳市政府委托课题)、“深圳市设立科技型出口加工区可行性研究”(深圳市政府委托课题)、“深圳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研究”(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重大委托课题)、“世界赌城模式的制度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课题)等课题的研究,同时参与了多项国家、省、市重大课题的研究和其他横向课题的研究。
现主要从事宏观经济理论、中外经济特区、港澳台经济和城市经济等方面的研究,主讲政治经济学、经济特区与港澳台经济专题、城市经济学等课程
罗清和,湖北武汉人,1961年生,经济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经济学教授、博士,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主讲课程特区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其中特区经济学课程被评为广东省省级重点课程。主持国务院研究课题1项、省级重点课题2项、市级课题2项、校级课题3项。先后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经济发展中的产业战略》(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特区经济学导论》(2001),主编教材1部、合著著作10部。社会兼职: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理事、广东省经济学会理事、广东省中青年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
鲁志国,男,浙江舟山人,经济学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现为深圳大学经济学教授,经济学院副院长,深圳大学人事工作教授委员会委员,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广东经济学会理事。主讲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企业管理学、投资环境分析(研究生),获得深圳大学首届和第二届本科优秀课堂教学一等奖。长期致力于西方经济学、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出版专著及合作完成学术著作(教材)10部,在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CSSCI、新华网全文转载或索引。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及深圳市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等纵向科研课题6项,主持横向科研课题多项。
魏达志,男,深圳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教授、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教授,研究方向特区经济、产业经济、区域经济。1982年春复旦大学毕业,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年底调入深圳。1988——1989年留学澳大利亚1992年晋升高级经济师,1993年获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由中共深圳市委组织部确认为深圳市杰出专家;1998年始主讲《特区经济专题研究》、《跨国公司专题研究》、《产业经济学——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例》等硕士课程;1999年晋升经济学研究员;2001年被聘为经济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2006年初受聘为深圳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现任深圳市政协常委、深圳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任广东省产业与区域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广东国际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广东跨国公司研究中心副理事长、深圳市城市化研究会会长。出版著作共16部,《达志文集》、《特区企业集团跨国经营论》、《体制选择与结构预期》、《转型期社会与经济》、《高科技产业化的十大条件》、《危机与重构——世界国企研究》、《市场经济的两大结构》、《城市群与城市国际化》等,其中三部专著分别获得全国性和深圳市社科优秀著作奖;主编大型丛书《深圳高科技与中国未来之路》共20部计600万字;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在北京《近代史研究》、《读书》、《中国科技论坛》、《国际经济合作》、《中国科技产业》、《中国改革》、《群言》、《高科技与产业化》,上海《世界经济研究》、《复旦学报》,四川《经济学家》、《经济学消息报》,广东《学术研究》、《广东社会科学》、《科技管理研究》、《暨南学报》、《南方经济》、《特区与港澳经济》,福建《福建论坛》,湖北《江汉论坛》、《科技进步与对策》、《统一战线》、《决策与信息》,东北《社会科学辑刊》、《辽宁经济》,河北《经济工作导刊》、深圳《深圳大学学报》、《开放导报》、《涉外税收》、《特区经济》、《特区理论与实践》等CSSCI期刊和核心期刊上;有多篇学术论文获奖并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