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生育率逐步走向低生育水平,这完全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结果吗?

2020-10-27 社会 154阅读
总和生育率(TFR)指假设妇女按照某一年的年龄别生育率度过育龄期,平均每个妇女在育龄期生育的孩子数。总和生育率将特定时点上全体妇女的生育率综合起来,以一个数字来表示。实际上,它就是假设一个妇女在整个育龄期都按照某一年的年龄别生育率生育,她所生育孩子的总数。
举例
1994年以色列的总和生育率为2.88,或者说,每1000名妇女生育2880个孩子。换句话说,如果1994年年龄别生育率保持不变的话,以色列妇女在育龄期内平均生育2.9个孩子。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总和生育率超过了5。在许多发达国家,它则低于2。
新中国建立后,妇女总和生育率经历了迅速上升(1950-1957),大幅下降(1958-1961),猛烈反弹(1962-1963),高位整理(1964-1971),逐渐下降(1972-1990),低位徘徊(1991至今)几个阶段。目前已降低到人口更替水平以下,长期低于2.1。
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的变化和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形势、人口政策有很强相关性。总和生育率的变化也直接左右着人口总量的变化。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和一五计划的大规模实施,人口增长迅速,总和生育率持续攀升;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经济形势严峻,人口非正常死亡大量增加,粮食异常紧张,所以总和生育率大幅下降;到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人口和总和生育率猛烈反弹,其幅度要大大高于经济恢复的速度,之后总和生育率一直保持在高位整理。由于七十年代就业困难,加上国家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推广避孕药具,所以总和生育率开始逐步下降。到90年代以后,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机制内在地具有调节人口增长的功能,抚养孩子的成本大幅上升,会迫使居民尤其是城镇居民和进城农民工降低生育率,所以妇女总和生育率始终在低位徘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要求放松计划生育政策的呼声越来越高。
如果维持目前的计生政策,总和生育率继续保持低位整理态势,中国的人口增长始终长期低于生育更替水平,那么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总人口绝对数量将会开始负增长。目前,在上海等特大城市,老龄化进程异常迅猛,社会保障压力巨大,户籍人口负增长的态势已经持续近十年,这和上海户籍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太低是有直接关系的。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