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日军为什么不打延安?

2022-08-01 旅游 111阅读

首先,日本人对延安不是完全没有攻打。延安第一次被日军空袭是在1938年11月,至1941年10月为止,日军不断空袭延安。因有准备,延安所受损失不大。据1946年3月10日《解放日报》的统计,日机共轰炸延安17次,投弹1690枚。损失包括伤亡:伤184人、死214人;毁坏建筑:公共房产1176间、石洞5座、民房14452间;另有基督教礼拜堂一座、房室94间;天主教堂房屋75间;牲畜伤亡:197头;毁坏粮食:34.4万斤。

其次,与重庆相比,延安所遭受的空袭打击确实很小。毕竟,一者,重庆是国民政府陪都,人口密集,轰炸重庆能够对中国之军心、民心,造成重大打击。二者,重庆外国使馆及外媒云集,日军之肆意轰炸,适足以向国际社会传达“中国政府旦夕不保”之讯息。相比之下,延安缺乏类似战略目标(八路军总部设在太行山),且人烟稀少,日军确无必要如对重庆那般,对其进行大规模空袭。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在华空军被大批调往东南亚。从1942年开始,日军对重庆的轰炸逐渐减少,对延安的轰炸也基本停止。

延安市,简称“延”,古称肤施、延州,隶属于陕西省,是天下第一陵——中华民族始祖黄帝陵寝黄帝陵所在地[1-7]  ,是民族圣地、中国革命圣地,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11]  。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中南地区,省会西安以北371千米。北连榆林,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临汾、吕梁相望,西邻甘肃庆阳。介于北纬35°21′-37°31′,东经107°41′-110°31′之间,东西宽256千米,南北长236千米,总面积37037平方千米。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12-13] 

延安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人文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胜利到达吴起镇,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是全国革命根据地城市中旧址保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布局最为完整的城市[8]  [15]  。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延安精神,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16-20] 

截至2016年,延安市下辖2区、11县,常住总人口225.28万人。实现生产总值1082.9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7.6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74.2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91.0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为4.83万元。[21] 

延安是“双拥运动”发祥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着“中国革命博物馆城”的美誉[16-18]  。境内有各类文物遗址点8545处,其中革命遗址445处。[22-26]  2017中国年度文化影响力城市。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