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园林业界张嘴闭嘴都在谈园林景观,园林景观是什么?包括那些元素在内?个人愚见不外乎园林中的那几种造园要素,山石、园林建筑小品,水体,植物等等那些在学校已经让老师给耳朵磨出茧子的东西,且因势利导地将其组织在一起而创造出的一些景致,也可说是一种排列组合。这些要素可以说是缺一不可,尤其是植物。园林、园林,贵在其中有一个林字,这也是中国古典园林决不可缺少的、也是绝不能忽视的一部分(不管是北方的皇家园林还是南方的私家园林),现在的中国园林人要想在世界园林界站稳脚跟,就必须要学好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中国古典山水园林与西方古典园林是不的两个体系,不同就不同在对园林的诠释上,一个是天人合一,一个是人定胜天,这也就造就出西方园林中的大的绿地模纹和类似凡尔赛宫的被剪成圆柱体的树木排成的树阵的出现,而中国的园林中出现大块的模仿山势的假山,曲折的小路,以及四季多变且模仿自然植物群落中的林冠线和林缘线的植物造景手法。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造景手法是西方园林所不能匹敌的,不光是造景本身,其中所蕴含的寓意也会让人有一番回味。像南方私家园林中最常见的竹与石的搭配,白墙上攀爬的枯藤等等,无一不让人觉得很有嚼头,还有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梅兰竹菊四君子的恭谦,松柏的傲骨,牡丹的富贵等等,植物在这里被古人们赋予了人性化的品质,是中式园林中的又一层含义,这是西方园林所欠缺的。
在九十年带初的中国园林建设中,我们看到了不少运用西方现代园林中有关平面构成技法所造就的一大批广场,游园,其中一广场为最。出现了中国园林所没见过的树阵,大草坪、大模纹、大面积广场铺装(据说还有能和天安门广场面积差不多的)等新的造景手法,并风靡一时,全国上下一盘棋,全开始纷纷效仿。中国古典山水园林的技法却没了踪影,荡然无存。
好在这几年,中国的园林人终于有所醒悟,这还得亏是日本现代园林给我们提的醒。日本古典园林完全是受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但它不是单纯的抄作业,要不日本的现代园林很可能也是大广场,大草坪了。他兼收了中国园林中的造景意境,加入了西式园林中的平面构成手法,糅合在一起造就了日本现代园林景观
,摒弃了中国私家园林的小家子气,加入了西方园林中的恢宏大气(但不是傻、大、粗),很适合现代城市的口味,不显得十分突兀。
中国古典艺术讲究的是神、势、气,中国艺术历来主张"师法造化","观象于天,观法
于地",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②,古代中国先哲们的时空观是互补共生的,并不像西方近代哲学和科学将时间与空间割裂开;这种古代中国的艺术哲学是一种朴素的整体美学观。其艺术创造追求于象形、图解,追求"术而不作,慎终追远"②。因此特别强调精神,强 调人的主动性,强调主体的思、品、悟;人的审美感知的形成就个体来说,有其生活经历、教育熏陶及文化传统的原由③。
我们都知道研究中国古典艺术必然牵涉到"意境"一词,"意境"一说最早可追溯至佛经。佛家认为"能知是智,所知是境,知来冥境,得玄即真"④。按字面来理解"意"即意象,属于主观范畴,"境"即景物,属于客观范畴,也谓哲学中常提到的"能指"与"所指"。但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却认为:"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也,故能写真感情、真景物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④。然而,"意境"作为一个更加具体的美学概念,不能被简单的看作是意与境的叠加,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心理学和哲学意味,它的包容特征使其成为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范畴。
意境这一范畴包含了经验、情感和思想,是中国文人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它通常是通过表现有限而给人无限的感受①,即"景外之景、弦外之音"。因此,中国古典美学特别强调艺术中的"虚境"。即强调虚实结合,即所谓"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所以中国书画历来讲究留白,园林亦不例外,造园者在造园布局时,常让幽深的意境半含半露,或是把美好的意境隐藏在一个或一组景色的背后,让游者自己去观赏、联想,去领会其深度。更为重要的是,此种境界还包含对人生、对世界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情感归宿的执著追求。
然而,如何才能通过表达有限而给人无限的感受呢?中国古代"玄学"亦对此有所思考,主要表现在其"贵无"的思想。尽管其基本出发点是在现实生活中,但它特别追求在情感中达到对无限的体验,同时又将这种对无限的体验诉之于对人生的体验。这样的一种境界,恰恰正是审美的境界!王弼是玄学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是故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象生于意而存象焉,则所存乃非其象也,言生于象而存言焉,则所存乃非其言也,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故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重画以尽情,而画可忘也"⑤。总之从王弼的观点来看,对"象"与"意"的了解不能脱离"言"与"象",但要真正的"得意"和"得象"却非要"忘象"和"忘言"不可。这实际就是说,真正的对于"意"的了解是一种即需要"象"但又超脱于"象"的领悟,即超越有限而对"无限"的体验。谈到这种审美体验时,慧能在其《坛经》中亦有他自己的思考,即主张"内外不迷,即离两边,外迷著相,内迷著空,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即主张领悟事物即不能执著于色相,又不执迷于空虚,因为色相只是道的表现形式,它变化无定,但又不离开了色相,执迷于空,因为离开了色相,便无从找到道了。133.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园林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答:中国园林讲究自然天成美,而西方园林则追求规则式的人工雕凿美。
中国古代园林有哪些类型?
答:按占有者身份归类,可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按地理位置分类,可分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按园林布局分类,可分为自然式、规则式和混合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