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动中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2020-05-26 教育 105阅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非智力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生物学教学亦如此,能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生物学教学能否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
农村中学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学生学习积极性差,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重要性就更显突出。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呢?笔者认为,贯彻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的根本。
在教学活动中坚持以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倡导探究学习,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为理念。教学活动中注重课堂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开放性、实践性,思维的创造性和方式的灵活性。近年来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一定一、精彩的导入能使学生进入兴奋的状态。 精心设计的导入能扣响学生的心弦,立疑激趣,使学生情绪高涨,步入求知欲的振奋状态。
导入的方法有多种,如提问,讨论、设疑质问,选讲故事,角色扮演等,要根据教材内容特
点灵活运用。比如,在讲“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中”,就可以以“比较类人猿与人类相似的特征”的活动为切入点,通过老师提供给学生的视频资料,认识到类为猿和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产生“谁是他们共同祖先”的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讲“蒸腾作用”一课时,可以设问;夏天人们到森林里面,为什么感觉更凉爽呢?”二、结合日常生活,采用生动有趣的实例是激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就是要培养学生热爱生物科学的思想感情和探索生命科学规律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联系实际,灵活运用一些有趣的实例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办法。如在讲种子的结构后,向学生提问:农民选择种子为什么要籽粒饱满的?为什么大米种下去不会长出秧苗?在讲呼吸作用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家里未及时晒干的谷粒堆在一起为什么会发热?你认为应该怎样保存植物种子?在讲运输作用后,让学生解答为什么“树怕伤皮,不怕空心”“枝瘤是怎样形成的”这些问题。将课堂与
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整个身心都融于生生不息、奥秘无穷的生物界之中,从而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科的兴趣 三、巧妙设问,启发思维,教师提出问题,启迪学生思维,是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手段,也是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一条重要纽带。 在教学中,问很重要,还要问的巧妙。至于设问的内容,我觉的应做到两点:一是问题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二是问题的答案不能从学生原有的知识记忆中直接获取,而是存在于已知事物和未知事物的联系之中,通过学生的一番思索,才能找到答案。如在学完有关植物"烧苗"现象的知识后,向全班同学提出了二个问题:(1)每次施肥第二天为什么马上要浇水(2)从根毛吸水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植物在盐碱地上长不好?在学完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后,要求同学回答:在生产中,为什么要提倡合理密植?通过多种形式的提问,使学生对知识充满好奇心和新鲜感,从而学得主动,掌握得牢固。设问用的巧妙,可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使学生直入佳境。 四、落实材中的活动”内容,使学生勤于探究、乐于探究。动手实验,体验成功的乐趣。新教材除了在整个教学过程都探究学习的要求外,还独立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因此结合我校学生人数和生物实验室,易于开展探究实验的实际,我们在教学中尽力做到将能开的实验全都开齐、开全。如在《洋葱头鳞片叶的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中,有些学生制作的标本在显微镜下竟然看不见,而同样的标本在一些同学的操作下却能观察得到,好胜的他们不服输,过他们的数次操作,成功的喜悦浮在脸上,并从中得出不是物镜离标本越近,标本就越清晰的结论。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探究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而且能激发学对学习这一门学科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增强了学生对学好这一门学科的自信心。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增长了生物学知识,培养了科学态度。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借助丰富多彩的画面和声像,调动学生感官,激发学生兴趣。运用多媒体教学,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是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用多媒体进行形象化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促进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这部分的内容涉及到抽象概念及微观领域的理论非常多,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由于直观的感性认识,理解这部分知识有一定困难。教师可以在上课时运用多媒体放映细胞的各种结构,并配上文字说明各个结构的功能及对动植物作用,以重叠渐进的方式出现,它能引起学生意学生的大脑皮层迅速建立适宜的兴奋灶,形成感性认识,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为传授新知识扫清心理障碍,活跃了枯燥无味课堂气氛。 由此可见,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它能将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能将抽象难懂的理论变得形象可见,更能打破空间的界限,在微观世界体验生命的神奇,促使学生怀着极大的热情去探索千姿百态的生物世界。 六、尊重学生,多采用激励性语言或肢体语言鼓励学生,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下乐学,爱学。 教师应特别尊重以下六种学生:1、智力发育迟缓的。2、学业成绩不良的。3被孤立和拒绝的。4、有过错的。5、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6、和自己不一致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多用激励性语言如“你真好”“真不错”“very good“继续努力”等,充分调动学生的非
智力因素。多采用激励性的肢体语言也能起很好的效果。认真聆听学生的回答,经常给学生竖大拇指,教师目光炯炯神,不认真上课的学生轻轻拍一下或用眼神暗示等。
如果教师在
课堂上全面贯彻以学生为本,
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使生物课堂走向生命课堂”。在“生活中学”引导学生走入生活,用生物学知识指导生活。在“快乐中学”让生物课堂充满科学,人文的气氛。通过丰富多彩的画面,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活动,让
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体验快乐,展示风采。那么学生就乐学,爱学生物。 七、引进竞争,点燃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的火花。
每节课留5—10分钟的时间。
让小组进行竞赛。每小组事先准备好提出的问题。
小组间互问
互答,
老师给他们累计加分。每节课都在笑声和掌声中结束,
同学们不仅兴趣浓厚,而且增
长了不少生物学的知识。

总之,
要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并不难,
难的是教师肯不肯去想办法,
是否愿意按照学生
的实际情况、
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去调整充实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
转变教学观念,
激发学
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