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观派:威胁人类,不能无视
著名物理学家霍金从进化的角度上解释称,机器人技术的发展速度要远超人类进化速度,机器人将加速重新设计自己,继而脱离甚至取代人类,因此“成功制造出人工智能机器人将可能成为我们历史上最后一个里程碑”。
现实版“钢铁侠”、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多次提出“机器人威胁论”,他认为人工智能可能比核弹还危险。去年年底他还预言,“机器人屠杀人类”将在5到10年内来临。
尽管马斯克的大胆言论遭到不少反对,不过他还是得到了比尔·盖茨的响应。比尔·盖茨承认在刚开始时,人工智能机器会为我们做很多工作,但几十年后其成为超级智能后,会强大到让人不得不关注,也就是说人类应当敬畏人工智能的崛起。
除了马斯克、盖茨,今年3月,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比人类思维速度更快的机器人能用更高效的方式管理公司,人类有沦为机器人“家庭宠物”的危险,他预言那一天可能发生在30年后。
虽然有不少专家公开表达对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担忧,但人工智能技术还是在一片争议声中快速地发展。
乐观派:尽在掌握,善加利用
尽管在部分专家看来人工智能具有很大的危险,不过谷歌(微博)一直在“机器人是否毁灭人类”的议题上投反对票。
谷歌董事长施密特对机器人的“自主思考”表现得相当放心,大力投入“机器学习”的项目和研究。
谷歌还在2013年下半年一口气收购了8家机器人公司。谷歌的“机器人军团”中既有外形紧凑的生产机器人,又有帮助拍摄影片的自动化机器人,甚至还有用于军事的“猎豹”机器人。
谷歌还打算用名叫Crabot机器人帮助建造总部大楼。从一系列举动可见谷歌利用人工机器人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的野心。
美国人工智能技术专家、谷歌工程总监雷·库兹威尔认为,机器人是否会对人类产生威胁取决于是谁掌握了人工智能技术。去年,为应对人工智能威胁,谷歌在伦敦成立了一个专家小组作为“保险阀”,确保人工智能技术不被滥用。
从目前趋势来看,科学家们不仅只是将机器人打造成人类体力劳动的简单替代者,而是使之拥有可模拟人类思考方式的“大脑”。国内互联网企业也在推动人工智能研究,比如百度就将“百度大脑”置于其大数据计划的最顶层,李彦宏去年透露 “百度大脑”项目已经达到2-3岁孩子的智力水平。
眼下我们的生活与人工智能越来越密切,不少工厂已经开始用机器人取代人力工作,家庭里也有帮助做家务的机器人。但就发展水平而言,离电影里的高级智能机器人还差得远。
但我们依旧需要警惕,未来机器人可能对人类产生的潜在威胁,无论是科幻电影里大肆渲染的人类种族生存危机,还是机器人取代人类劳动力带来失业等社会问题,都值得我们现在好好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