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教育是由哪三个方面组成

2020-05-27 教育 123阅读
国民教育指由五方面教育和三项保障机制所构成的现代教育事业总体。五个方面教育是:义务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项保障机制是:国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国民教育教师保障机制和国民享受教育权利保障机制。《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 要“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以终身教育思想为导向,以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为基础,以初等、中等、高等教育为层次,以成长教育和继续教育为阶段,以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为目标。
关于“国民教育”,观点历来有歧义。
顾明远先生主编的《教育大辞典》这样诠释:“国民教育(nationaleducation)亦称公共教育。指国家为本国国民(或公民)举办的学校教育。一般为小学和初中教育,有的国家还包括幼儿教育和高等教育。”并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再沿用国民教育名称。”但是,受国际教育环境和我国教育历史沿革的影响,“国民教育”的名称和概念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尤其是到了上世纪末,由于教育学术界对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认识逐步向系统化、整体化的方向深入和升华,“国民教育”、”国民教育体系”的字眼频繁出现在我国的教育期刊上,并由此引发了人们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整体性、系统性目标空前热烈的探索,成为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宏观教育发展目标的学术基础。
过去人们一般认为,国民教育是指“小学和初中教育”,与义务教育大体相当。但是,在现实中,国民教育往往又与学校教育相表里,与学历、学籍有着密切联系。在我国的教育结构中,它作为基本部分,很明显地具有国家教育体系主系列的性质。所以,它不应局限在“中小学”的层次上,应当具有贯通所有层次、涵盖各种教育的性质。笔者认为,国民教育实质上就是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成长教育为重心的国家学历教育,国民教育体系则是由国民教育的所有要素组成的国家学历教育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立国民教育体系,应当是国家教育事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性、前提性工作。
事实上,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建设一直在进行之中,只是缺乏科学的构想、明确的目标、自觉的意识。比如,建国以后国家建立的各种全日制、半日制、夜校制的普通中小学和普通高等学校、工农补习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师范学校、职业高中、艺术学校、体育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等所实施的教育,均属于国民教育体系的内容。但是,这些学校教育并没有和谐共处,形成分工明确、结构合理、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整体,冲突和阻滞现象十分突出,还有一些难点、盲点问题没有解决(如体育竞技、杂技表演等特殊技能人才的学校教育问题,非学科性专业的系统教育问题等),致使某些类型的人才(如特殊技能人才)不能得到基本的学历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国民教育体系建设的目标并没有真正确立。迄今为止,我国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传统的经济与让会体制下以某种自发状态存在的,可以称之为传统国民教育体系。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正是与传统国民教育体系相对而言的,其基本特征、主要功能、内部结构都在与传统国民教育体系的对比中鲜明地体现出来。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