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师生互动的话题作文标题

2020-10-28 教育 142阅读
话题型作文试题,是近一两年来中,高考中作文命题新的形式.它的写作旨趣是追求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要求大胆想象,自由发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种命题方式是对束缚学生手脚的写作教条的大解放,更易于学生发挥写作潜能,从而写出具有真情实感,个性张扬的好文章.这种作文形式一经出现,就受到师生普遍欢迎.而中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原则是稳中有变,这种开放性的"话题作文",很有可能还会延续一段时间.因此,掌握"话题作文" 的基本写法无疑是非常必要的.话题作文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第一,提供话题.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话题作文只提供写作内容围绕的核心,而不以标题形式提供具体明确的主旨.第二,范围宽泛.话题作文不要求分析话题,只要求围绕话题.只提供写作范围,而且范围相当宽泛.所写内容与话题相关即可,不要求先归纳试题所供材料的中心意思然后紧扣这一中心意思做文章.这一点就区别于以往的材料作文.第三,文体可选.在多数情况下,话题作文都是不限文体的,有时也仅仅是限制部分文体,如诗歌,戏剧.在写作时,学生尽可以扬长避短,用自己擅长的文体,去写自己熟悉的东西.第四,文题自拟.话题作文一般都要求自拟文题.在以上四个主要特点中,最主要的是"范围宽泛"这个特点,由于"范围宽泛",给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发挥空间,有利于学生表现自己的个性.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写惯了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类型的作文之后,初接触话题作文时,往往有"不会写"的想法,更有是否会"写错了"的困惑.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话题作文呢 这里我想就一次考试文题为例,谈一些简单的想法.附:作文题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袤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深思;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在沉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请以"感悟大自然"为话题,文体不限,自拟题目. 一,写好话题作文的前提——"二审三定四多" (一)仔细审题——审话题基本义,审提示性文字.学生出现"不会写"或是"写错了"的关键往往还是在于不会审题.话题作文虽然降低了审题的难度,但并非没有审题要求.陕西省宝鸡市2000年中考要求以"梦"为话题作文,并在提示语中介绍梦的形成和种类,提出"允许写在梦中驰骋想象的翅膀".有个考生拟题《男足冲出亚洲——何日圆梦》,题中之"梦"实为自己愿望的比喻说法,丝毫未提及与话题吻合的做梦,真是此"梦"非彼"梦".话题作文的审题应该特别注意要审清以下两个方面:1,审话题基本义:"感悟大自然"这个话题的题眼是什么 是"感悟".大自然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含种种自然现象."感悟大自然"就是要写从大自然中某一具体现象中所得到的感悟.在审题时,要善于"发问".以"感悟大自然"为例:人——谁"感悟大自然" 事——"感悟"从何处来 物——从大自然"感悟"出什么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大致就不会走题了.2,审提示性文字:话题作文往往都有一段提示性文字,我们要善于抓其中关键性的语句.试题中最关键的语句是"在沉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这一句.有的同学对大自然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具体的描写,文章大都写得很美,比如有个学生写《感悟春天》,但是只见"春天",不见"感悟".还有个学生写了对星空的遐想,却只字未提有何感悟.如果能在慨叹宇宙之广阔深邃的同时,感悟出"吾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不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了吗 在审提示性文字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两点:①我们不必拘泥于提示性文字中所列举的种种自然现象,完全可以从这些现象类推开去.如下面的这篇习作: 前些时候,有幸亲眼目睹了一场"猴王争霸".一只年青力壮的小猴与现任猴王浴血奋战,老猴王因年事已高,最终败下阵来,小猴如愿以偿地登上猴王宝座.新老更替,物竞天择,是动物群中不变的真理,也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在这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竞争是更加残酷了,我们时刻感受着竞争的压力.要想在当今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地更新头脑中的知识,用知识来武装自己.同时,在竞争中要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要勇于挑战,就像那只小猴,不要怕被那些自称"老江湖"的"高手们"打败——因为我们身上充满朝气,我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竞争(节选) 这篇文章的小作者没有拘泥于提示性文字中所列举的种种自然现象,视角独特,从自然界中的"猴王争霸"想到了"新老更替,物竞天择",从
希望采纳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