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虎皮鹦鹉公的没惹它母的要咬公的啊

2020-10-28 社会 563阅读
想要他们生宝宝?
鹦鹉是一夫一妻的,它们会自己选择配偶,要是它们没有选择对方,是永远不会生小鸟的。
我建议你先放鸟巢,观察一段时间。一般冬季春季夏季都会繁殖,还有,鸟类交配比较私密,要让它们生小鸟,不要把它们放出笼子玩,让它们好好在笼子里培养感情.
另外,你要确认那两只的性别哦。。。呵呵。别搞错啦。下面是养鹦鹉的资料。给你看看。
1、备巢
虎皮鹦鹉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几乎常年可以繁殖,每年可繁殖4-5窝。但夏季天气热,连续入巢孵化,不但影响成鸟健康,而且孵化育雏率也降低,幼鸟体质不佳,所以夏季应中止繁殖,其方法是每年的7-9月将笼舍内的巢箱取出,进行消毒清洗,10月以后再放入笼内。
虎皮鹦鹉在人工饲养条件,每年的10月至翌年的6月为适宜的繁殖季节。
繁殖所用的箱笼及巢箱见前述,不过应注意巢箱的数量要超过种鸟对数,这样才能避免因争巢而引起的相互咬伤。笼舍内悬挂的巢箱较多时,最好不采用一个接一个的直线式悬挂,而是采用一高一低的波浪式悬挂方式。
2、配对
应该选择健壮和远亲的1-2岁的青年鸟作为种鸟,虎皮鹦鹉出壳后5-8个月就性成熟,而4-5年以上的老鸟要根据具体情况予以淘汰。另外要注意新品种培育的优良品种种性的保持,不要将不同类型的鹦鹉胡乱配种,以致于后代“四不象”。群养繁殖时,雌鸟的数量应多于雄鸟的5%左右,让其自己配对, 以免雄鸟为争取配偶而打斗,成对繁殖饲养时发现雌雄鸟关系不好而啄咬时,应重新配对。
3、产卵
雌雄鸟配对后,很快就会选定自己的巢窝(有时一个巢箱中也许有2-3只雌鸟产卵)并交配,交配后不久,如果是在加食或喂菜时,雌鸟不出巢箱, 雄鸟守候在一旁,就有可能是产卵了。这时可抽出巢箱察看,并记下产第一枚卵的时间,一般是每天或每隔1天产1枚卵,每窝一般产卵4-7枚,如果发现雌鸟有打哆嗦等难产症状时就及时处理;如果发现不产卵,可能是亲鸟已老化或太肥,或受到严重的惊忧,应及时淘汰。产卵期应在饲料中增加较多的石灰质,补充成鸟 以钙质的需要,避免产软壳卵。
4、孵化
虎皮的鹦鹉的乳化期为18-20天,孵化初期雌鸟特别警觉,不要轻易搬动巢箱和窥视巢内的卵,要保持环境安静。孵化任务完全由雌鸟承担,孵化期间雌鸟全靠雄鸟叼食喂养,一般雌鸟产第2枚蛋后,就开始边产卵边孵化。在此期间, 雌鸟孵蛋,全靠雄鸟喂食。孵化期18-20天。当距产第一枚蛋的时间约18天后,抽出巢箱看是否出雏,将无精蛋、破蛋捡出。以后隔3日查看一次, 将蛋多的巢箱匀给产卵时间相差不大而蛋较少的巢箱。由于长期的近亲繁殖,有的鸟孵育本能退化,可用电动孵化器进行人工孵化,孵化温度为38℃。
5、育雏
虎皮鹦鹉属于晚成鸟,雏鸟出壳后8-9天开始长羽毛,10-11天开始睁眼睛,20天以后羽毛长齐,30天左右出窝。在离开巢窝前,全靠成鸟喂食。最初一段时间,雌鸟整天守护着雏鸟;雄鸟叼食雌鸟,雌鸟进入巢内再喂雏鸟,随着雏鸟的长大,雌鸟逐渐一段时间,接着飞回。当小鸟基本长齐羽毛或从巢内探出头来时,有的雌鸟除喂食外,不再理会小鸟,有的又开始交配,并寻找新的巢,开始准备下一窝繁殖。小鸟从巢内探出头时,也可见雄鸟喂小鸟,小鸟长到30天左右就可离巢生活。如果发现亲鸟不喂雏鸟,应在午前多喂些青菜、水果,勤换清洁的饮水,或将雏鸟匀给喂食能力强的雌鸟代喂。
在育雏期间,除供应主食饲料外,还要供应部分鸡蛋黄,增加黍的比例。离巢10天后的小鸟要与母鸟分离取出分笼饲养,饲料应放在它们能取食到的地方,注意小米、稗子、黍配合饲喂,补充鸡蛋黄,并逐渐改成成鸟混合粒料。小鸟在出壳后5-8个月完全长大,性达到成熟。
有许多经验证明,将出壳后的雏鸟进行调整,使每一巢箱的雏鸟大小保持一致,有利于雏鸟生长健壮。否则,在同一巢箱内,雏鸟的大小不均匀会出现大雏鸟吃饱胀着,小雏鸟被饿死或踩死的现象;大些的雏鸟已出窝上市而小些的雏鸟来不及自己吃食,雌鸟又要开始产第二窝卵,再不会照顾雏鸟了
万一性格太不和,还是不要放一起了吧。它们也是有性格的。
好像踩背的那个是公的,被踩的是母的啊。。。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