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真的是大意吗?

2020-05-18 综合 153阅读
其实,关羽并非因为“大意”才失的荆州。
关羽在荆州问题上没有“粗心大意”,他领军直取曹操襄阳时,随军司马王甫曾提醒过他:“今东吴吕蒙屯兵陆口,常有吞并荆州之意,倘率兵径取荆州,如之奈何?”,关羽是这样安排的:“吾亦念及此。汝便可提调此事:去沿江上下,或二十里,或三十里,选高阜处置一烽火台,每台用五十军守之。倘吴兵渡江,夜则明火,昼则举烟为号。吾当亲往击之。”关羽的严密布署得到了远在益州的刘备肯定:“忽又探马到来,报说关公于江边多设墩台,提防甚密,万无一失。因此玄德放心”。
既然不是因为“粗心大意”,关羽是什么原因失的荆州呢?我认为只有两个字:傲慢。三国里不管能耐大小,关羽的傲慢可列前三甲。后人有句话:“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关羽看不起这三位英雄,其它英雄更不在话下。我们一块做一简要分析:
首先,关羽“傲慢”最看不起孙权。孙权打不打荆州,本来在两可之间。诸葛瑾给他出的主意正中孙权的下怀:“某闻云长自到荆州,刘备娶与妻室,先生一子,次生一女。其女尚幼,未许字人。某愿往民主公世子求婚。若云长肯许,即与云长计议共破曹操;若云长不肯,然后助曹取荆州”。孙权用其谋,派诸葛瑾去提亲,没想到关羽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斩汝首!再休多言!”把诸葛瑾轰了出去。孙权再怎么说也是一方霸主,连天下第一英雄曹操都说“生子当如孙仲谋”,人家好心好意来提亲,按理说是屈就你来的,你关羽不就是刘备手下一员大将吗?关羽却说他是一只狗,真是“士可杀不可辱”,别说孙权是英雄,就是“狗熊”也要跟你翻脸玩命的。关羽一句骂言坚定了孙权取荆州之心,为以后吕蒙白衣渡江埋下了祸根。
其次,关羽“傲慢”看不起曹操及其军队。关羽虽然以“降汉不降曹”的名义“假降”过曹操,但他骨子里没拿曹操当碟菜,过五关斩六将之时,哪里把曹操对他的恩情放在眼里。曹操摸准了关羽“吃软不吃硬”的脾气,华容道前苦苦哀求,果然在这位傲慢将军面前捡了一条命。关羽守荆州时,诸葛亮问他:若曹军攻来,以何挡之?关羽信心十足的慨然答道:以兵拒之。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全没拿曹军当回事,受刘备之命进攻曹操时,他大战曹仁取了襄阳,一鼓作气直取樊城,没想到碰到了敌手。第一个敌手是庞德,庞德用计一箭射中关羽左臂,正要结果关羽的性命时,曹军元帅于禁出于嫉妒心却怕庞德取了头功,鸣金收兵,救了关羽一命。曹军将帅不和,才致使关羽用计水淹七军,杀死庞德,活捉于禁。吓得曹操直想迁都以避其锋,司马懿看出了其中的破绽:“于禁等被水所淹,非战之故,于国家大计,本无所损”。关羽得意洋洋继续进军樊城,城下叫怕:“汝等鼠辈,不早来降,更待何时?”,正骂着呢,曹仁命令五百弓弩手在敌楼上给他来了一箭,正中右臂,这下关羽两条胳膊都废了。当他碰到第二个劲敌徐晃时,“终是右臂少力”,再也不是曹军的对手了。
第三,关羽“傲慢”看不起刘备的一些亲族。刘、关、张虽桃园结义,誓同兄弟,但关羽对刘备的一些安排是不满意的,刘备自封汉中王封官许愿时,加封关张赵马黄为“五虎大将”,关羽不满,表面上是看不起黄忠,“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实际上是不满大哥对自己的安置,嫌官小罢了。刘备打算立义子刘封为嗣,关羽不悦,说刘封乃螟蛉义子,不可僭立,劝刘备远置刘封于上庸山城之地,以杜后患,结果导致刘封对关羽兵败“见死不救”;糜芳是刘备的小舅子,在关羽手下为将,因饮酒犯了军令,关羽并没有打狗看主人,立命斩之,被别人求情方饶了一命,重打四十大板,摘下先锋印。结果导致糜芳、傅士仁在东吴取荆州时不战而降。
第四,关羽骨子里“傲慢”看不起诸葛亮。刘备与诸葛亮“如鱼得水”的关系是很遭关羽嫉妒的,关羽一直怀疑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他对诸葛亮“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战略部署阳奉阴违,拒不执行,是导致荆州失陷的最主要原因。诸葛瑾是诸葛亮的亲哥哥,前来提亲,他的态度是:“不看汝弟之面,立斩汝首!再休多言!”把诸葛瑾轰了出去。关羽兵败,诸葛瑾前来劝说:“吴侯欲与君侯结秦、晋之好,同力破曹,共扶汉室,别无他意。君侯何执迷如是?”,关羽不听,关平竟拔剑欲斩诸葛瑾,关羽虽出于诸葛亮之情饶了诸葛瑾一命,但还是命人逐出诸葛瑾。弄得诸葛瑾抱头鼠窜,满面羞惭。俗语说“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何况诸葛瑾是诸葛亮的亲哥哥,两次拜见关羽都把他轰了出去,可见诸葛亮在关羽心中的地位之低。
第五,关羽“傲慢”不听谋士之言。关羽是如此傲慢的脾气,必然刚愎自用,很难听进别人的意见,一朝大权在握,就是诸葛亮亲自做他的参谋长也是没用的。本来诸葛亮是给他派下很多谋士的,如马良、伊籍等。但他们的建议恐怕在关羽面前是对牛弹琴。如关羽命治中潘浚守荆州,糜芳守南郡,傅士仁守公安,王甫曾建议他:“糜芳、傅士仁守二隘口,恐不竭力”、“潘浚平生多忌而好利,不可任用。可差军前都督粮料官赵累代之。赵累为人忠诚谦直。若用此人,万无一失。”关羽不听,说:“吾素知潘浚为人。今既差定,不必更改”。这样,守荆州的是对关羽有恨意的糜芳、傅士仁和多忌而好利的潘浚,一方面疏于防守,一方面遇战则降,荆州安能不失。
第六,关羽“傲慢”看不起东吴后起之秀。陆逊是东吴有名的少年英雄,堪比当年英姿勃发的周瑜,关羽身为大将,却对陆逊太缺乏了解,当他得知东吴易帅陆逊,陆逊又送上一封恭维信时,就如同给傲慢的关羽灌下了一碗“迷魂汤”,关羽道:“仲谋见识短浅,用此孺子为将!”于是沾沾自喜,“无复有忧江东之意”,把荆州大半兵力调到抗曹前线樊城,弄得荆州兵力空虚。其实哪是孙权、陆逊见识浅,关羽此时就是一个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的大傻蛋。
关羽“舍我天下其谁”的傲慢使他失去了人心,俗语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如果没了帮手,都想把你置之于死地而后快,你便成了孤家寡人,岂有不败之理?关羽最后落得“里无粮草,外无救兵”,败走麦城本来就在情理之中。有句话“骄兵必败”,关羽正中其言。“大意失荆州”这句话应该改一改,叫做“关羽傲慢失荆州”,才比较符合他的性格。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