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化名人简介

2020-06-02 综合 89阅读
云南历史名人
熊庆来 熊庆来(公元1893~1969年)字迪之,弥勒人。曾赴比利时、法国留学,专攻数学,获硕士学位。在法发表《无穷极之极函数问题》等论文,崭露头角。1920年创办清华大学算学系及研究部,陆续写成《高等数学分析》、《方程式论》等著作。1932年赴苏黎世参加国际数学家代表大会,后留法国从事数学研究,撰写了《关于整函数与无穷极的亚纯函数》等论文,其创见被学术界称之为"熊氏定律" , 1934年回国,重主清华大学算学系。1937年应聘回滇担任云南大学校长12年。1949年到巴黎参加国际会议,在法治病从事数学研究。1957年回国,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任研究员直到去世。他极为关心青年一代数学人才的培养,曾发现并培养了华罗庚等知名数学家。
聂耳 聂耳(公元1912~1935年)原名守信,字子艺,一作紫艺。祖籍玉溪,生于昆明。中学时代即加入共青团,参加革命活动。1930年到上海,次年考入"日月歌舞社"任小提琴师。1933年由田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进步音乐、戏剧、电影的创作和演出活动,并以"黑天使"的笔名发表艺术评论。1935年取道日本赴苏联,不幸于7月17日在日本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溺水逝世。聂耳创作的歌曲有《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大路歌》、《开路先锋》等30余首,集中表现当时工农群众的苦难和反抗,以及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坚决意志,成为"中国革命之号角"。其中《义勇军进行曲》于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1982年12月4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其墓在昆明西山,玉溪辟有聂耳公园昆明翠湖、西山及玉溪有聂耳雕像。
郑和 郑和原姓马,小字三保,回族,昆明人。明初入宫为宦官,赐姓郑。后从侍燕王朱棣,有功而被升为内宫监太监。世称"三保太监"。1405-1433年,郑和率27,800余人,分62艘宝船,先后七次下西洋,南至爪哇、西至波斯湾和红海、最远到赤道以南非洲东海岸,历经39个国家和地区,航程达10余万公里。此航海创举,比葡萄牙人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还早80多年,比麦哲伦环球航行早100年。对中国的航海事业具有伟大的贡献。
皮逻阁 皮逻阁(公元697~748年)南诏第四代王,据胡蔚本《南诏野史》载,他于唐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即位,天宝七载(公元748年)卒,在位20年。他在位期间,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并吞了其他五诏,使洱海地区统归南诏管辖,将王都从巍山迁至大理,当时称为太和城。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他入京朝贡,受到唐玄宗的礼遇,加封为"特进云南王、越国公、开府仪同三司"。其后又加封"上柱国",并赐"龟兹乐一部"及金佛像等。
龙云 龙云(公元1884~1962年)原名登云,字志舟,昭通人,彝族。原为唐继部将,1927年胡若愚等发动兵变改组省政府成功,龙云相继任云南省常务委员员主席、38军军长、云南省政府主席、13路军总指挥、国民党云南省党部主任委员、滇黔绥靖公署主任。抗日战争时期,组织第58军、第60军参加中原抗日,后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陆军副总司令等职。秘密参加民盟,支持民主运动。1945年10月,蒋介石以武力改组云南省政府,龙云调任军事参议院院长。1948年底至香港,1949年8月13日在香港发展《我们对现阶段中国的认识与主张》的声明,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1950年到北京,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际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民革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龙云是继唐继之后,执掌云南党政军权长达18年的人物,对民国时期的云南省有较大的影响。
唐继尧 唐继尧 (公元1883~1927年)字萤赓,别号东大陆主人,会泽人,清痒生。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同盟会员。1909年回滇后历任清陆军督练公所参谋处提调、陆军讲武堂教官、监督、新军管长。1912年率军北伐,任贵州都督,次年调任云南都督。19015年与蔡锷等通电全国反对袁世凯称帝,任护国都督兼第三军总司令。1917年护法运动中任靖国联军总司令、元帅。1922年创建东陆大学,还支持赵藩等辑刻《云南丛书》。1927年2月部将胡若愚、龙云、张汝骥、李选廷等发动兵变,改组省政府。5月,唐病逝于昆明,葬于园通山。著有《会泽首义文牍》、《会泽督黔文牍》、《会泽靖国文牍》、《东大陆主人言志录》等。
卢汉 卢汉(公元1896~1974年),原名邦汉,字永衡,昭通人,彝族。为龙云手下的重要人物。抗日战争时期任第60军军长,参加台儿庄战役,后任第13军团军团长、第一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第一方面军总司令。抗战胜利,率滇军主力赴越南接受日本投降。1945年10月龙云被迫下台后,调任云南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云南绥靖公署主任。1949年12月9日在昆明率部起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任云南省临时军政委员会主任、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国防委员会委员、国家体委副主任、民革中央常委等职。卢汉继龙云之后,在民国时期执掌云南军政大权4年多,为新旧政权交替之际的重要人物。
楚图南 楚图南(公元1899~1994年)云南文山人。1923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北师大)史地系,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在东北、山东等地任教及从事革命工作。 1935年到上海,在暨南大学任教,参加文化界的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受聘云南大学文史系主任、教授,1943年加入民盟,为民盟云南组织的领导人之一,为团结广大知识分子做了大量工作。1946年先后在上海、香港等地进行盟务活动,1948年底到河北平山县中共中央所在地,1949年随军进入北平,参与文教接管,出席新政协一次会议。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文教委员会主任、文教部长。1953年后到北京,先后任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会长、国务院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协副会长和党组副书记、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党委、一至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人大常委、六届全国人大副委员会。其著作主要有《楚图南文集》(上、下)、诗词集《蕊草集》,译作《草叶集选》等。他还精于书法,各地园林名胜、纪念地多有刊物悬挂,文山西华园有楚图南铜像。
李根源 李根源,生于1879年,字印泉,云南滕冲县和顺乡人,是一位爱国志人,著有《永昌府文征》《东斋诗抄》等,我国近现代著名政治家和学者。清代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公派留学日本学习陆军,在东京与孙中山、黄兴多有接触,并于光绪三十一年(公元l905年)加入同盟会,因而被尊为国民党元老。
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学成归国,受孙中山之嘱托,李根源创办“中国最进步、最新式”的军事学校云南陆军讲武堂,被委任为讲武堂监督,不久升为总办(校长),全面负责办学事宜。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中的朱德、叶剑英都出身于云南讲武堂,为革命培养了一批骨干人才。
讲武堂大门讲武堂操场 李根源参加过云南重九起义、护国运动、护法战争、反对曹银贿选总统、抗日战争等。历任国会议员、陕西省省长、北洋政府农商总长、代理国务总理、云贵监察使等职。解放后,任西南军政、行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兼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李根源在军界也功勋显赫,曾授国民党陆军上将衔。
赵藩 云南剑川县向湖村人,白族。生于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农历正月初七日。是清末民初云南著名学者、诗人,他撰写的楹联、书法享誉海内外。
他书写的大观楼长联经刊刻后悬挂在大观楼至今,笔法雄厚丰腴,庄严秀丽,被世人称为“璧合珠连”。也由于赵藩重书孙髯翁撰写的长联,对联出典故作了细心探考,指出前人把“汉习楼船”典故中的昆明池错当滇池了,典故中的昆明池为洱海,为更正这一错认,他题书了两副楹联。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云南重九光复,他的门生李根源请赵藩出山,总理滇西政务,赵藩积极响应,后被举荐为众议院议员,又被唐继尧指派为云南军政府代表赴广州,出任孙中山领导的护法军政府七总裁之一兼交通部长。1915年参与讨袁护法,荣获“云南举义再造共和国”一等奖章。
掸写成都武侯祠“攻心”联知名。“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钱南园 钱沣(一七四O——一七五九)字东注,又字约甫,号南园,云南昆明人,乾隆辛卯(一七七一)进士,做过清代国史观纂修官、江南道御史、通政司副史、湖南学政、湖广道察御史等职。书法家钱沣(南园)的书法,端庄厚实,气势雄伟,使人[初见敬而畏之,愈久愈可爱。也许会有人说,常见的颜体字怎么会有如此感人的魅力?其实书法作品达到经久耐看是不容易的,要达到较高水平,必须经过会、通、精、化的艰苦历程。钱南园的书法有此显著成就,是与他的人品气质和刻苦磨练分不开的。他为人耿直,敢于当面指责乾隆皇帝的权臣和珅的过失,先后曾上书弹劾过陕西总督毕沅、山东巡抚国泰和布政使与易简等的贪官营私重案。《清史稿》称他[以直声震海内。五十岁后曾两次到湖南任学政。他从小爱好书法,遍临各家,专攻颜体,终身不懈。这与他景仰颜真卿的人品气质有关。他的性格气质与颜真卿有相似之处,虽然时代不同,遭遇各异,但刚正不阿,敢于斗争的性格是相同的。因此,南园一生专攻颜体不是偶然的。他不仅在书法上有卓越的成就,还是个多才多艺的画家和诗人。他善于画马,当时颇有名声;兼善诗文,苍郁劲厚,深得古意,著有《南园诗存》和《南园文存》等。
杨丽萍,云南大理白族人。她生活在父母离异的家庭,和两个妹妹一个弟弟跟母亲过。在杨丽萍的童年记忆里,大都与贫穷与歧视有关,但她有一份大多数人少有的快乐态度,从小酷爱舞蹈的她,没有进过任何舞蹈学校,1971年从村寨进入西双版纳州歌舞团。1986年她创作并表演了独舞《雀之灵》,一举成名。多年来她出访世界很多国家进行艺术交流,相继在菲律宾、新加坡、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台湾、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举行专场舞蹈晚会。多才多艺的她还自编自导自演了电影《太阳鸟》,并在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上荣获评委会大奖。
一直以来,人们将这位从深山里走出来的神秘舞蹈家称为"巫女"--一位善于用肢体说话的人。台湾及东南亚的观众更称她为"舞神"。对于这样一个宛如传递着天地自然生息的神秘使者,一个美丽动人的轻盈身影流泄出丝丝入扣的生命律动,感觉颇为惊人。杨丽萍所舞出的纯净柔美的舞蹈,是特殊的艺术形象、特殊的灵慧气质、在自然原始的人文风貌里孕育出的艺术瑰宝。初看,令人赞叹她的指尖细腕的微妙语言;续看,你会领悟到其舞蹈神韵中含有一份灵气;而再三欣赏时,便可沉淀出一股隽永的心灵之美--在云南遥远的深山里,生活着她和她的族人们,她们依附在大自然里。
从天地交合阴阳协调中获取灵性,致使她对于生命、爱情与死亡具有一种本能而浪漫的意识,从而使她的舞蹈艺术独辟蹊径,自成风格。她是真正的艺术家、创作者、实践者,真正独一无二至情至性的舞者。
主要舞蹈演出剧目
1、《月光》编舞:杨丽萍杨丽萍一直以为女人就如同一样有形和无形,所以她用抽象和变形的肢体表现了她的感情和月光的圣洁,我们在其中会看到舞蹈家是怎样张开她那想象的翅膀。
2、《两棵树》编舞:杨丽萍传说中两位相恋的人不能相爱,死后也没能葬在一起,但他们的坟墓却同时各长出一棵树并紧紧的缠绕在一起,这就是人们传说的连理枝。杨丽萍崇尚那种灵欲交溶的爱情,她创作的《两棵树》被评选为中国最受欢迎的舞蹈。
3、《嘎奇奇》身,象征着一个女人一生中都不会缺少爱。杨丽萍运用十个手指的巧妙颤动,象征连绵
不断的春雨,这一动作设计被誉为独特的创编。
4、《珠穆朗玛》 编舞:苏东梅、何浩川、赵明珠你耸立在人们心中,你立在蓝天之下。啊!圣洁的珠穆朗玛!
5、《火》编舞:杨丽萍生在自然里的瓦族人,对火有着原始的崇拜,他们认为火就是太阳,太阳给大地带来光明,点燃起人们对生命的所有欲望。杨丽萍将用她的手指脚指身体乃至她的心,点燃起生命之火。
6、《拉萨河》编舞:杨丽萍藏族人每年有个沐浴节,她们每年那一天将在拉萨河里沐浴,接受河水那母亲般的呵护祝福,从而得到一个纯净的灵魂和一个无限的生命,这个舞是杨丽萍最新的作品。
7、《红色诱惑》编舞:何浩川她,似一团红色的雾,令憨哥们迷迷糊糊;她,像一把炽烈的火,叫壮汉们失魂落魄。
8、《女儿国》 编舞:杨丽萍女人不去吃苦,日子那会过得甜?天上没有个女人,天就不会亮;地下没有个女人,地就不长草。
9、《心之翼》编舞:苏冬梅改编:何浩川心之翼托起古老又年轻的情感,大凉生因此而青春浪漫。索玛花又有了新的传说。
曾获奖项
1979年她主演的大型民族舞剧《孔雀公主》曾荣获云南省1979年表演一等奖。
1986年她创作并表演的成名作---独舞《雀之灵》荣获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一等奖、表演第一名。
1990年 应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闭幕仪式中表演独舞《雀之灵》
1992年 她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赴台湾表演的舞蹈家。
1993年 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她创作表演的双人舞《两棵树》,获得观众投票第一名。
199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 独舞《雀之灵》荣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奖。
1997年 参加日本大阪国际艺术节演出,大阪国际交流中心授予最高艺术奖 菲律宾国家民间舞蹈协会赠予她为终身会员。
1998年 她编制导演并主演的电影《太阳岛》荣获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会大奖。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