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无土栽培采用的基质和栽培方式有哪些?

2020-05-26 家居 116阅读

在无土栽培中基质所起的作用是支撑和固定草莓植株,同时具有保持水分、吸附营养液、改善根际透气性等功能。因此,要求基质具有良好的物理性状和稳定的化学性状。基质必须疏松,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和透气能力;本身不含有害成分,不使营养液发生化学变化。

用于无土栽培的基质种类很多,以基质的组成可分为有机基质和无机基质两大类。无机基质如沙、石砾、岩棉、蛭石、珍珠岩等;有机基质如泥炭、锯末、稻壳、树皮、蔗渣、椰子壳纤维等。实际生产上常采用2~3种有机、无机基质混合使用。草莓常用混合基质的配制方法如下:

1份蛭石(或珍珠岩)+1份草炭+1份锯末(或废棉籽皮)

2份草炭+1份蛭石+1份珍株岩

2份草炭+2份珍珠岩+2份沙

4份草炭+6份炉渣

1份草炭+1份锯末

这些基质加入营养液后,能给草莓植株提供氧气、水分、养分和对草莓根系起固定、支撑作用,以满足草莓生长发育的需要。基质栽培常用的栽培方式有以下几种:

(1)槽式栽培法 将基质装入一定容积的栽培槽中以种植草莓。现在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是在温室地面上直接用砖垒成栽培槽,也可就地下挖成槽。槽底两边稍高,中间略低,成钝角形,为防止营养液渗漏并使基质与土壤隔离,通常在槽的底部铺设厚度为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塑料薄膜。栽培槽以南北方向为宜,槽宽50厘米,深20厘米,相邻两槽间距为75厘米,长度可由灌溉能力、温室结构等因素来决定。槽的纵向坡降最少应为0.4%,以便排水良好,也可在槽的底部铺设一根多孔排水管。草莓栽植时,先将混配好的基质装入槽内,然后浇水沉实,使基质略低于槽口,在基质表面铺设滴灌管,最后用黑色农用地膜覆盖整个栽培槽,并将薄膜四周压严。定植时每个栽植槽栽植2行,行距20厘米,株距15厘米。用于槽栽培草莓的设备包括:栽培槽、贮液池、供液管、泵和时间控制器等组成(图6-10)。

图6-10 草莓槽式基质栽培

(引自李光晨等主编《园艺植物栽培学》,2002)

(2)草莓盆栽培 在花盆中填充基质栽培草莓,从花盆的上部供营养液,下部设排液管,排出的营养液回收于贮液器内再利用。花盆的大小可根据品种植株的大小而定,一般盆径25厘米即可。根据植株大小每盆栽植1~2株,栽好后放于活动水平架上,安装好滴灌系统。

(3)岩棉栽培 将草莓种植于一定体积的岩棉块中,使其在岩棉中扎根固定,吸收水分、养分,进行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岩棉是玄武岩中的辉绿岩在1600℃高温下熔融抽丝而成。农用岩棉在制造过程中加入了亲水剂,使其具有充分的吸水保水能力。一般将岩棉切成长方体形,用塑料薄膜包严,或装入塑料袋内,称为岩棉种植垫。一般岩棉垫长70~100厘米,宽15~30厘米,高7~10厘米。定植时,在岩棉种植垫的表面上开小孔,将草莓苗种植在小孔中。岩棉垫放置时,要稍向一面倾斜,并在倾斜方向把包岩棉的塑料袋钻2~3个排水孔,以便将多余的营养液排除,防止沤根。滴灌管固定在岩棉垫上,通过滴灌将营养液滴入岩棉种植垫内,营养液不循环利用,多余部分直接从垫底流出排到室外。

(4)立柱式盆钵无土栽培 将一定型的塑料盆填装基质后上下叠放,栽培孔交错排列,保证植株均匀受光。供液管道由顶部自上而下供液(图6-11)。

图6-11 立柱式盆钵无土栽培

(引自黄卫东主编《草莓反季节栽培》,2001)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