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1月初|从春节前还是春节以那六十甲子的甲子年是第1年,甲子月在冬月还没过春节它怎了办
据我所知, 用干支纪年月日时是不可能出现全甲子的现象. 在甲子年里, 没有甲子月. 子月大约(确切为24节气中的大雪至小寒)为农历11月. 子月配天干之甲, 只有在戊或癸年, 不能在甲年. 同样道理, 甲子日不可能有甲子时. 子时, 只有在戊或癸日才能配甲. 以上方法的干支纪时, 自古运用至今, 没改变过. 补充: 在古代中国,也有十分简单的历法,这就是“干支历”。传说伏羲造《甲历》,可能与干支历有些渊源。当然,学者们更多提的是“干支纪日”和“干支纪年”。 在干支历中,最主要的是干支纪年和干支纪日。是从某甲子年或某甲子日开始,按六十甲子往下数,过六十年或六十日后就又从甲子开始。 古代人提出“干支历”时,应该用的是“建子”,即以子月为一年的开始。因为从上表可以看出,在甲子年时,寅月的干支为丙寅,往前推两个月为子月,其月干支为甲子。若按“建寅”,即以寅月为一年的开始,则两个月前的子月是属于前一年的,即癸亥年。但若是“建子”,则寅月前的子月仍属甲子年,这就是甲子年甲子月。如果还是甲子日,则子时所对应的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这应该是“干支历”的起点。 需要注意的是,在干支纪月时,是不考虑闰月的。遇上闰月怎么办,没人说过。也许可以用前月的干支再加上“闰”字。例如,某年八月是辛酉月,之后有闰八月,可称为“闰辛酉月”,再后的九月继续为壬戍月。 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总是有个起点的。使用六十甲子的历法,每年只有十二个月,没有闰月。所以应该是使用阴阳合历之前的历法。 古文献记载,伏羲创“甲历”,这应该是六十甲子历。以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为历法起点,该日应该是朔日和冬至日的附近,由此可确定为公元前8217年2月17日(甲子日甲子月甲子日)。 追问: 夏历建寅,商历建丑,周历建子。在此你权当用周历,以夏历(农历)十一月为一年肇始之元月 回答: 制订历法需要一个起算点,这个起算点就叫做历元。关于历元,与天象有关,史书上常说:“上元混沌甲子之岁、日月合璧、五星联珠、七曜齐元。”《太乙金镜式经》记载:“自上元混沌甲子之岁,至今大唐开元十二年(AD724)甲子岁,积得一百九十三万七干二百八十一算。”而《太乙统宗宝鉴》又取BC10153918年冬至为历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十一子部二十一》已驳:“其求积年术,置演上元甲子,距元大德七年(AD1303)癸卯岁,积一千零一十五万五千二百一十九年,以为七曜齐元之法。然用此积算逆推至上元甲子,得气应三十四万七千八百七十五分,乃戊戌日酉正三刻,非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也。其非七曜齐元明矣。”《皇极经世》又取BC67018年冬至为历元(天文学已证实当年冬至为癸丑日)。直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发现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的年龄是45到46亿年,即是地球形成于距今45-46亿年前,而月球形成于距今45.27亿年前。假设地球形成之时为西安天文时间冬至甲子日时,当时地月系还未形成,又怎么有朔旦冬至之说呢?更何况当时一个太阳日比现在一个太阳日的时间短,显然当时一个太阳年的日数比现在一个太阳年日数多,即使地月系已形成,当时一个朔望月的时间比现在一个朔望月的时间短,即太阳年的时间与朔望月的时间都在变化,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常数,用现在一个太阳年的日数和一个朔望月的日数来推算远古历元则荒谬可笑!故《元史志第四历一》云:“盖天有不齐之运,而历为一定之法,所以既久而不能不差,既差则不可不改也。”又云:“然古今历法,合于今必不能通于古,密于古必不能验于今。”《春秋保乾图》又云:“三百年斗历改宪。”即便是当今科学家也要借助电脑程序计算天象变化的时间。中华文明不过一万年,干支纪日源于夏朝,纪年于汉武帝太初元年(BC104年)始定为丁丑年,《晋书志第八律历下》云:“此元以天正建子黄钟之月为历初,元首之岁,夜半甲子朔旦冬至。”即夏历癸亥年甲子夜半朔旦冬至可取,法国欧亚万宝有限公司利用电脑程序根据《星历表推算原理》计算结果表明,在已往的五万年中,唯有格里历BC21778年12月04日符合四甲子朔旦冬至的条件,应当是历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