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塑造好一个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形象的

2020-04-27 教育 158阅读
塑造幼儿教师职业形象的必要性
“形象”的含义有两种不同的内涵。一是外在的,也可以说是物质的,可以凭借人的器官做出直接的判断,如人的服饰、语言、行为等。而另一种则是内在的,也可以说是精神的。如人的审美情趣、高尚品质等。
那么,什么是幼儿园教师形象?邱卫东在其《现代教师形象的设计策略》中指出:“‘层次结构论’认为,教师的形象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但又是具有明显层次性的系统,形象美就是结构的协调美。教师的形象涉及人格、学识、感情、道德、志趣、能力、经验、技巧、仪表、生理等方面,是一个综合的有机整体。因此,我们将幼儿园教师形象定义为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在德、才、学识、体貌、性格等方面综合的独特风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教师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成为有专业素养的专业形教师,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的传递,而更加强调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强调了教师的个人自我发展需要和职业定性。新世纪教师形象这个名词的内涵在范围和层次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正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一、塑造良好的幼儿教师形象有助于教师为幼儿树立了好的榜样。叶澜曾经说过:“我们坚信,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总之,教育是一个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与发展。”从这段话我们不难看出教师对学生的深远影响,尤其是幼儿老师,孩子在拥有独立的思维之前,主要是靠模仿来学习,模仿是孩子学习的第一步,幼儿教师是“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幼儿教师的精神面貌、职业道德、行为模式、言谈举止、衣着服饰等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一定要为幼儿塑造良好的模仿环境。所以,塑造良好的幼儿教师形象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孩子接触的是一群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其更多模仿并学到的也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反之,不好的行为习惯也会对孩子造成不利的影响,有的甚至会影响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我们应该在模仿性强、辨别是非能力较弱、道德意识正在形成的幼儿面前树立怎样的形象呢?许多家长都感慨地说:“我的孩子宁可听老师话,都不听我的话。”为什么?只因为在孩子心中老师的形象是最完美的。那么,我们完美吗?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追求完美:完美的发型,完美的化妆,完美的服饰„„却不知不觉忽略了自己的职业特点,忽略了自己在孩子面前的每一个细小的动作。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幼儿。品德高尚的幼儿要靠品德高尚的教师来培养。幼儿如同一面不会讲假话的镜子,教师在镜子面前应该端其行,正其影。因此幼儿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游戏中,而更应体现在与幼儿相处的分分秒秒里,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里,甚至体现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每一种场合。
孩子就是一张白纸,你给他涂上什么颜色,他就会变成什么颜色,而且一旦涂上便很难改变。作为幼儿老师,我们就像是孩子生命中一位很重要的染料师,所以,当我们往上涂抹时一定要清楚我们带给孩子的是什么。作为新时代的幼儿教师,我们必须树立起这样的意识,严格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好孩子生命中的染料师!
二、塑造良好的幼儿教师形象有利于家园合作。获得家长的信任是做好家长工作的大前提,只有彼此信任,才能更好的进行沟通,从而团结一致,为了孩子更好的发展而共同努力。因此,为了赢得家长的信任,我们必须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不仅是良好的仪表形象,还有对幼儿的爱、照顾,对家长的尊重、理解、重视等,这些都是赢得家长信任的重要因素。
其次,虽然家长对幼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懂得如何教育孩子。我们都知道孩子是可以塑造的,不例外,家长也是可以塑造的,这个责任就落在了幼儿教师的身上。那么,作为幼儿教师,如何才能更好的对家长进行指导呢?一方面,教师必须取得家长的信任,这是基础。另一方面,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这包括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幼儿教育的专业理论知识,还有教育幼儿的实际经验等多方面的内容。这是指导家长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对指导家长工作也有重要的意义。
对家长来说,塑造良好的幼儿教师形象有利于家长工作的开展。做好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幼儿家长是幼儿园的合作者、评价者、更是幼儿园声誉的传播者。只有家园合作才能共同办好幼儿园。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