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春节民族文化?

2020-06-15 文化 105阅读
春节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节日,春节原名为元日,它作为岁首的时间位置,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确立,而将元日更名为春节却不到百年。 近来,中央倡导构建和谐社会,而精神思想与文化心理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 在当代中国,要调动民众的精神力量,就不能忽视我们几千年形成的文化传统。其中,民族节日文化传统是民众最直接感知、最易于产生文化能量的文化传统,它是构建当代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动力。 团圆 经历精神洗礼和伦理关系更新 春节负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是亿万中国人情感的聚合。春节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至圣的地位。“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春运期间,交通线上人如潮涌的场面屡次上演,城乡之间几亿次,甚至十几亿次的人口大移动,构成了当代中国节日民俗一大景观。人们回家不仅仅是一次亲情的聚会,一次礼物的馈赠,更深刻的是经历了一次精神的洗礼与伦理关系的更新,这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没有任何力量能比凝聚人心的文化力量重要,春节就是凝聚人心的重要力量之一。 春节真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心结。不能回家的人,会有一种漂泊的失落感。唐朝有一句诗很能透露这种心情,“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旧时,北京人过年时要吃荸荠,荸荠谐音“必齐”。说的就是亲人要新年团聚,没有回来也要给他摆一双碗筷。在许多地方,年夜饭的餐桌上必有鱼、肉等做成的丸子,或者其他象征团圆安乐的菜肴。人们在年夜饭中更看重的是亲情与团聚,平时吃得再好,也没有年夜饭吃得香甜而有意义。而且年夜饭一定要在家里吃,用自己的双手做一顿全家人共享的团圆饭,那气氛那滋味非酒馆饭店中所能比拟。 流变 传统节日文化与当下不矛盾 当然,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社会也发生着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传统的节日民俗形态,面临着新的、更深层意义的挑战。圣诞节等洋节,洋气、新鲜、时尚,对不少城市青年产生吸附作用。传统春节的社会地位却在下降。 造成春节社会地位下降的因素十分复杂,但对于春节意义、价值内涵理解的缺乏与春节民俗知识的失落,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有人说:“过年不就是吃吗?我们现在天天过年”;也有人说:“过年越来越没有意思了”。物质生活丰富了,却找不到过年的感觉,人们失去以往盼望过年的情绪冲动。旧时的热闹与温馨在哪里?人们在寻找,在思索,有时不免精神迷茫。但很多人并没有真的对传统文化产生厌倦,而是感觉我们在传统文化建设方面做得太少,不能满足人们新文化需要。人们的抱怨与牢骚正体现着他们的一种精神渴求。 虽然从起源与流传历史上看,春节与农业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不适应当代社会。享受家庭的和睦,享受亲情的温暖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渴望,这样的节日内涵与形式,如何会与现代生活发生矛盾呢?圣诞节不也是中世纪就有的节日,为什么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还在享用这一古老时代产生的节日呢? 说到底,节日文化一旦成为传统,就具有它特定的社会意义。这种意义适应了人性的需要,与生产方式的变化没有必然对应的关系。无论古今,人们追求生活和谐、闲适,以及满足精神需要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人们需要闲暇,需要有与自然、社会、自我心灵的对话。在西方社会,人们在圣诞节日仪式中获得精神愉悦。而中国人的春节与西方的圣诞有着同样的文化功用,只是春节更充满家庭伦理色彩,人们奉祀家族祖先,亲人聚会欢乐,人们的精神在亲情的浸润交融之中得以升华。 网络化与地球村的时代,也是咫尺千里的陌生化时代,我们常常发出“人远天涯近”的感叹。社会需要有这样一个情感交流与亲情汇聚的节日,作为调适我们生活的重要时机。传统的春节给我们提供了回归传统与祖先对话的机缘。我们不妨在民族节日中对礼仪性的、象征性的、微细而温情的民俗多加强调、提倡,让社会多一些文化关怀,让生活多一点色彩。 珍惜 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 作为当代的国民,在面对传统的时候,最好多一份敬畏,用我们的身心贴近传统,去感受、体味春节民俗中的温馨,同时也需要我们对春节民俗进行意义的阐释,让春节在更多人的心中得到滋养。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坚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在文化多样性中闪现出民族文化的光彩。我们在物质生活上已经与西方世界非常接近,在精神上保持独立,是当今时代的需要,也是民族文化的要求。 在全球化的今天,随着中国国际影响的增强,随着华人遍布世界的脚步,春节也正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共享的文化节日。中国春节在凝聚家庭、族群方面的特殊价值,受到世界人民的认同与欣赏。2004年,中国已经加入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享受、保护、展示春节文化正成为一项人类共有的责任与义务。 春节,犹如高悬在中华民族天幕上的明灯,以其独特的光芒辉映着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这样的光芒,对于我们来说光明而温暖。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