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武官的官职职称一般都是按什么级别来分的?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2020-10-11 综合 218阅读
各朝不同,以清为例:正一品领侍卫大臣 从一品提督 正二品总兵、副都统 从二品副将 正三品参将、一等侍卫 从三品游击、一等护卫 正四品都司、二等侍卫 从四品二等护卫 正五品守备、三等侍卫 从五品四等侍卫、三等护卫 正六品蓝领侍卫 从六品千总 正七品把总 正八品外委千总 正九品馕 炎? 浅谈清朝武官制度 武官补服上之图案为猛兽,如狮子,老虎; 其晋升顺序如下: 把总千总守备游击都司参将副将总兵提督 全国各省有多少武官缺是固定的, 各营兵丁驻地也是固定的 平时武官升迁按资历功过由兵部统一管理 但是总兵,提督之任命由军机处报请皇帝圈选任命; 提督为一省之武官最高阶 通常一省一个提督,但也有一省两个,如福建有陆路提督及水师提督; 台中雾峰林家之林文察就曾任福建陆路提督,并阵亡于任上; 替清朝打下台湾的施琅就曾任福建水师提督 武官升迁在战时就是靠军功 有了军功当然以升官并补实缺为最实在,但在大征伐或平洪杨之后 常常有了军功升了官却无缺可补,那就成了″记名总兵实缺参将″, ″xx镇总兵加提督衔″等有名无实的荣典,好处只在顶戴及补子可 用所加衔级来穿戴,例如左宗棠身旁的亲兵在平洪杨和西征后, 很多已因军功保到加总兵或提督衔,但仍留在左宗棠身旁担任随从及 传令职务,所以左宗棠一出巡,身旁尽是红顶辉煌的将官,可惜 多只是有名无实缺的加衔提督罢了! 还有一种因军功而得的"世职”,所谓世职是指可以让子嗣承袭的爵位, 包括五等爵—公,侯,伯,子,男,云骑尉,轻车都尉,骑都尉等;; 此外还有"赏穿黄马挂″,"赏戴双眼花翎″,"赐巴鲁图勇号″等荣典; 这些荣典也可因犯错而撤消缴还; 以上所谈为绿营之制度,另外旗人也有一套武官升迁制度,但八旗以武功得天下, 武官到了一定位阶也可转任文职,而亲贵一出仕便常是方面大员,钦差大臣, 因此并无定制 宰相 我国封建社会主管政事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意为君主的最高幕僚、百官的首长。 丞相 官名。长期以来丞相常用作宰相的通称,但宰相不一定是丞相。 太尉 官名。秦时的太尉为全国最高的军事长官。汉初与丞相、御史大夫合称三公,东汉又与司徒、司空并为三公。后代沿置,但一般为加官而无实权,至明代废。 御史大夫 官名。秦朝时始设,其位相当于副丞相。 侍郎 官名。汉武帝时始置的郎官,是常侍皇帝左右的近臣。 郎中 官名。始设于秦,在官闱中掌皇帝宿卫。自隋代,为各司的主官,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部员。 卿 古代高级官员或爵位的称谓。 三闾大夫 官名。战国时楚国的三闾大夫,以掌王族中势力最大的昭、屈、景三姓子弟的教育事。 将军 官名。春秋时,诸侯以卿统率军队,始有将军的称呼。后用于都督军事的武官。 大将军 官名。战国时始置,汉代沿置,掌统征战,是将军最高称号。 太师 官名。古代三公之一(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以太师、太傅、太保为加官,仅示荣宠而无实职。太师还是辅导太子的官,称太子太师。 太傅 官名。古代三公之一,名同太师。西汉时把辅导太子的官称为太子太傅。 司马 官名。西周时始设。春秋、战国时沿用,掌管军政和军赋。汉代司马为兵部尚书的别称。隋、唐以后,司马地位有所削减。 巡抚 官名。始置于明太祖朱元璋,职能同于中央官员,巡抚地方的“钦差大臣”。 总督 是管辖一省或数省军政的地方最高长官。 都督 汉末始设。三国时都督为率兵打仗的将帅,魏晋以后,都督成了驻地的刺史,成了辖区的军政总首长。 提督 清朝官居要职。一种为提督学政,又称学政、学台,掌科举大权;一种为提督军务总兵官,负责一个省的军务。 钦差大臣 明代由皇帝亲自派遣临时出外,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称钦差大臣。 节度使 官名,武将统兵出战称总管,无事时镇守边地则称大都督。唐代,节度使权力不断增大,形成所谓“藩镇割据”。 少保 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 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上卿 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参知政事 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军机大臣 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 枢密使 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 左徒 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 太尉 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 大夫 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 太史 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 侍中 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出师表》提到的郭攸之、费讳即是侍中。 郎中 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如《荆轲刺秦王》:“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此指宫廷侍卫。《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车骑门户的官名。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 都尉 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 经略使 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 刺史 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太守 参见“刺史”条。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 校尉 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 提辖 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 知府 即“太守”,又称“知州”。 县令 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 里正 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 三省六部 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合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 (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如《<指南录>后序》中的“于是辞相印不拜”,就是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职。 (2)除。拜官授职,如“于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3)擢。提升官职,如《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 (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如《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