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以史为鉴。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他为中华民族作出了杰出贡献,留下了辉耀千古的丰功伟业及精神财富,因此受到人们的崇敬。他之所以能取得“贞观之治”的成就,离不开他以史为鉴的坚持。唐太宗贵在有自知之明,从不妄自菲薄。
当太宗在书上读到夏朝末代国君桀荒淫残暴,囚禁谏言的忠臣;读到汉景帝听信小人谗言,酿成吴楚七国之乱;读到隋炀帝施行暴政,滥杀无辜时,心中非常感慨。
他鼓励大臣们对他直言不讳,凡是对国家和百姓有利的进谏,他都会采纳。正因为他对敢于“直谏”的忠臣怀有感激之情,朝廷才会有魏征这样的名臣。
魏征死的时候,太宗十分伤心,甚至为他题写碑文。太宗还亲自参与史书的编写,他对于史书中对皇帝的恶行采取隐晦的方式描写感到很不满意,就要求史官们照事实去写,以此来自我监督,不要犯下和前朝皇帝一样的错误。
太宗在位时,每逢重大决定,总要与大臣们对着前朝的历史教训,再共同商议制定决策。因此贞观年间,唐朝迎来了一个空前繁荣昌盛的“黄金时代”。
扩展资料:
唐太宗的执政思想
民本是李世民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的突出部分。民本思想认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国为君之本,民为国之本,在君、国、民三者中,民是最基础性的要素。
所以在政治上要以民为本,围绕民本来制定和执行政策。李世民的关于民本的认识主要有:立君为民、民养君、民择君。
民本理论的基本结论是“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即统治者要无为节欲、因民心从民欲、以农为本。李世民将其治民思路概括为“去奢省费,轻摇薄赋,选用廉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