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用“溜须拍马”形容阿谀奉承,“拍马”是怎么来的?

2020-09-06 综合 425阅读

“溜须”的典故来自北宋政治家寇准,就是那个在评书《杨家将》中的双天官寇老西。寇准背靴、寇准巧断潘杨案、寇准罢宴等故事流芳百世,就连保证了宋辽百年和平的澶渊之盟,也是在寇准的主持下完成的。

寇准做宰相时,有一个副宰相叫丁谓,特别善于逢迎,寇准很不喜欢他。有一天北宋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会后一起工作餐,寇准的胡须沾了汤水,丁谓讨好地起身给寇准擦拭,史称“溜其须”。寇准讽刺道:“参政,国之大臣,乃为长官拂须耶?”。这事一传十、十传百,后来人们就把某人讨好奉承称“溜须”。

“拍马”的典故来源于蒙古文化。蒙古人善于骑马和养马,就是一般百姓也会拥有几匹马,人们牵着马相遇时,常要拍拍对方马的屁股,摸摸马膘如何,并附带随口夸上几声“好马”,以博得马主人的欢心。后来下级遇见上司后,也讨好地拍拍他的马、夸他的马好,逐渐人们就把对上司的奉承称为“拍马”。

成语“溜须拍马”就是由“溜须”和“拍马”两个故事演绎而成,显然是一个贬义词,一直受到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的不屑,但有些高手却因此受到传唱。

明初的大才子解缙和朱元璋一起钓鱼,解缙钓了好几条,朱元璋一条都未钓到,心里不高兴,命解缙作诗如实记录,解缙作诗:“数尺丝纶落水中,金钓抛去永无踪。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马屁拍得如此有文化,算是“溜须拍马”的极品了。

清代大才子袁枚有一次去向他的恩师辞行,老师问:“你此去赴任,都准备了些什么?”袁枚老老实实地回答:“学生准备了一百顶高帽子。”老师有些不高兴,说:“你年纪轻轻,怎么能搞这一套,还是要办实事呀!”袁枚说:“老师您有所不知,如今社会上的人大都喜欢戴高帽子,像您老人家这样不喜欢戴高帽子的人真是凤毛麟角呀!”

袁枚这个马屁拍得不留痕迹,堪称“溜须拍马”的绝品了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