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净进口国,以及国内原油期货的渐行渐近,有关“石油人民币”的讨论不断升温。同时为了尽量规避国际原油贸易中的外汇风险,中国必须积极投入到国际货币体系之中,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为推行“石油人民币”提供平台。
随着我国石油进口量不断攀升,以及美元持续走弱而引起油价上涨,国内外关于“石油人民币”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全球与欧洲预测快讯》认同全球“去美国化”趋势,并宣告石油美元的终结和“石油人民币”的冉冉升起。墨西哥《每日报》也在文章《世界“去美国化”:从石油美元到“石油人民币”》里称,中国为即将到来的从石油美元时代过渡到“石油人民币”时代做好准备。
美元作为石油贸易的标价和结算货币有近40年的历史,石油美元体系具有一套完整的回流机制。产油国可以用以石油兑换的美元回流至美国国债市场,而这些债券收益一般用于投资石油资源国的基础建设和军备采购。这一体系将国际市场上的美元游资沉淀在石油贸易中,进而减小各国货币间的摩擦强度。
然而近年来,美国接连推出量化宽松政策,致使美元汇率持续走弱,直接推高了以美元标价的大宗商品交易,特别是国际原油价格。在这一背景下,寻求另一种可以替代美元进行大宗商品交易的想法得到了许多国家的认可和尝试。
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石油欧元”还是“石油日元”,都没能撼动美元在国际原油交易中的霸主地位,非美元计价的原油期货市场还没有成功的先例。以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程度来看,“石油人民币”的推行条件尚未成熟。
须知,美国创建石油美元体系时,美元早已是国际储备货币。美国国内又有相对发达的全球性金融市场,包括有汇率、债券利率、证券和大宗商品等交易市场,石油期货、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也在同步研发上市,完全可以满足石油美元回流的要求。我国利率市场化逐步放开等信号有利于推行“石油人民币”,但国内资本项目还处于管制状态、金融投资产品相对匮乏等现状,无法保证产油国用人民币交易后可以将人民币高效回流至国内,加之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这些都为推行“石油人民币”增加了难度。
虽然推行“石油人民币”存在较大困难,但随着我国金融政策不断放开,利率市场化、上海自贸区等新尝试,现阶段推行“石油人民币”是内有良机、外有需求。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买家之一,与沙特、伊朗等主要产油国建立了稳定的原油贸易关系。在当前金融全球化及国际货币体系不断调整的进程中,一些产油国政府已经开始要求买家用美元以外的货币与其结算。不少国家都表示愿意接受人民币结算方式,这种“局部尝试”的突破或许是打开新局面的钥匙。
此外,我国有大量工业、农业产品销往全球,其中就包括与我国有原油贸易往来的国家。因此,在与这些国家进行双边贸易往来时,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是完全有可能的。笔者认为不断加强人民币在石油结算中的地位有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而人民币国际化也有利于增强我国在油价上的话语权,这是建立‘石油人民币’体系的重要前提之一。
同时随着俄罗斯石油在中国总石油进口中的占比不断增加,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行经济制裁进一步促成了人民币在两国贸易中的使用。同时,原油价格的暴跌导致石油美元18年以来第一次从金融市场中流出,而且如果高盛的预测被证实无误,截至2018年,石油美元将累计流出近9000亿美元。而就在这一切发生之时,中国也正在竭力争取让人民币在亚投行交易结算中占据主导地位,并可能申请亚投行和丝绸基金建立特别金以发行人民币计价的贷款。
投资市场--
自古以来石油的争抢不曾间断过,石油的储存量、出口量以及价格的波动也在深深的影响着原油投资市场。经历了昨晚的非农,大多数投资者可能又遭遇了当头一棒。现货原油沥青昨晚暴跌不止的,可能很多投资者认为这次沥青原油晚间暴跌是由于晚间非农数据利多美元打压油价,其实不排除这个因素影响。但是主要还是受美国产油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