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哪些

2020-08-27 教育 72阅读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生活和学习的方式,也改变了教育。系统化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培养有具体的培养目标、知识体系,也有培养模式和教育制度的支持,甚至还包括了我们的文化和教师素质。培养的目标是制约着我们这个学科教什么、怎么教、采用什么方式来教。
另外就是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的制定首先反映社会、企业核心的人才需求问题,还有就是反映出来我们科技成果问题。但是最重要的就是做一个知识的累加,累加的过程就是开发我们学生情感和能力,这其中有一个词叫做情感,还有就是能力,这是我们知识体系的核心要素。
另外就是教学模式和教育制度,现在教育制度不断的改革。今天我们提到所有改变的核心问题就是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传统以老师为中心,这个提法已经很多年了,但是做支撑有没有?有。实际上学校的学分制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因为它把我们传统的课堂集中授课变成我们可以根据课程设置选用的课程,然后累积提高学生的能力,这就是一种转变,是我们教学制度的配合,能不能更好的把我们这个学科,这个专业办得更加有特色。
这其中我把培养模式列到最后,这是个人理解。认为现在的培养模式不是很多人在探讨这个问题,而是都是一味追求于我们要拿一些新的课程体系过来,物联网出现了,我学校就要开物联网专业,云出现了,我就要开设云的专业,不清楚未来用人的情况就开设出来了,这是对于知识体系一味的新追求。这其中无论是我们知识体系要求多么完美,刚出来一个技术就变成一个课程,实际上能够培养想达到的效果重要是培养模式。能不能把我们静态的知识内容真正的变成学生能够提高的,这就靠现在的培养模式。
针对培养模式的话有这样的一些看法。现在的学生,企业要什么?知识有点儿深度就可以。另外是能力的要求,什么能够的要求?这里面提了几点。今天毕业的学生知道什么东西是最重要的,什么内容是琐碎的,什么内容是暂时的,企业需要这样的学生。这种效果的实现如果单单靠正常演示性的教学,包括我们课下的训练练习是没有办法达到这个效果的。这是我们想到的培养模式应该在里面起到很多的作用,我们参加了很多会议,没有太多的会议把培养模式列为重点之一,都是追求一些新的,无论是经贸专业的等都是校企合作,开设新的专业,并没有和企业、社会进行探讨,我们原有的专业怎么办得有特色,新专业符不符合市场的需求,真正的引进过来变成学校培养学生的体系。
怎么实现这种培养模式?其中之一,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达成素质的结构。知识结构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传授。今天在座各位可能有新的认识,上午两位领导,两位嘉宾在演讲当中提到了我们视频的问题,比如通过微信的形式传播课程。为什么知识结构可以用视频的方式传授。
第二项是能力结构。我们的想法就是练习,以项目练习的方式,这种项目只能称之为作业项目方式。作业项目的方式就是学生把知识转变成一种应用,这时候老师作用最大的,学生会听各种各样的问题。你在身边做指导的时候,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证明他的知识掌握了,能力有所提高。这是一种传统性的颠覆。
第三项是素质结构。我们现在企业用人的时候,包括我们学生到企业的时候,实际上这个企业对于学生没有特别苛刻的要求,只要他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去学习相关内容,按照我们项目经理的要求,可以听得懂项目经理给他布置的任务就是一个合格的毕业生,可以到企业工作了。也就是说他可以使用一些企业里面能够用的一些工具,知道今天Excel表格很多任务,项目经理布置的时候,他知道下一步回去做什么。一定是具备企业项目管理经验的人做指导,通过这个提高我们学生的素质结构。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