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遍布荆州广大城乡的是私塾,当时,荆州古城名为江陵城,现在的荆州区、沙市区、江陵县以及公安县埠河镇在那时统称为江陵县,新中国成立后,沙市从中独立出来,建成沙市市,埠河镇划归公安县。1898年(光绪24年)戊戌变法前后,各省大兴学堂。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热心兴学,湖北创办新式学堂在各省处于领先地位。1904年(光绪30年),遵照光绪帝“改各县书院为小学堂”的上谕,各地将解省的庚子赔款留县作为学堂捐。1904年正月,江陵在荆州城西大十字街荆右卫署旧址改建“江陵县官立高等小学堂”,同年4月,学生正式入学,其规模只有4个班,学生200多人。
武昌首义时期,江陵、沙市各地小学均处于停学状态,“江陵县官立高等小学堂”也不例外。迨至中华民国成立后,学校奉命于1912年3月4日复学开课。1913~1926年,国民党统治时期,学校更名为“江陵县城高等小学校”,教师18名,学生300名。1927~1928年秋,学校又更名为“江陵县城两等小学校”,1930年春至1935年春,学校又更名为“江陵县立第一小学”(简称“县一小”)。
20世纪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初,江陵的初等教育发展极为缓慢。当时教育部督学视导荆州教育后说,“江陵、沙市亦属商埠之一,近年来商业凋败,社会经济衰弱,教育极不发达,全县几乎找不到几所完全小学,社会教育更不足道,教育经费较之宜昌相差远甚。”当时,荆州和沙市的完全小学除“县一小”外,只有“县二小”(沙市大赛巷小学)和“县三小”(龙山书院旧址,现荆州中学处)。那时的“县一小”有一栋木结构的二层楼房,8间教室,还有2间平房作为教室,3间办公室(共60平方米),一小间礼堂,一个篮球场,一间风雨操场,其它空地被辟为花园。1931年,湖北省第七区专员雷啸岑兼任江陵县县长,他热心办学,采取了一些有利于教育发展的措施,使江陵的初等教育事业向前迈出了一大步。1935年春,学校更名为“江陵县立中心小学”,班级扩至12个,学生增至500多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寇魔爪日益深入内地,日机肆意轰炸非军事目标,“江陵县立中心小学”校舍遭多枚炸弹破坏,面目全非。1940年,江陵沦陷,校舍在战火中沦为一片废墟。
沦陷期间,荆州人范靖尘利用张文忠公祠(现荆州中学)重建荆州镇小学,开设6个班,有教师14人,学生不足200人。1941年9月,学校改名为“江陵县立第四小学”。1942年2月,又更名为“江陵县立第六小学”。日伪统治时期,校舍破旧,多年失修,教学设备简陋,课桌凳大小参差不齐,学校勉强维持教学。由于日伪严密控制,学校成了日伪推行奴化教育的工具,学校一切事务只能按日伪要求执行。
1945年抗战胜利后,江陵县政府接管日伪小学,“县立六小”又改名为“江陵县荆州镇中心国民学校”,次年将校址让给江陵县立初级中学,学校迁至中山街52号(现荆小后面),利用民房,因陋就简改建成教室。至1948年,学校校舍面积483平方米,其中教室12间,426平方米;寝室2间15平方米;厨房1间,9平方米;纪念堂1间,15平方米。运动场2处,426平方米。有课桌214张,办公桌8张,图书资料只有教学参考书15册,一般图书8册,教具只有地球仪一个。当年共开设12个教学班,学生500人左右,教师23人。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荆州小学获得新生。原校舍逐年得到一定程度的维修,并扩建和新建了校舍,教学设备有所添置,教师工资得到保障,学生人数日益增多。1949年秋,校名正式定为“江陵县城关镇荆州小学”。建国初期,荆州小学大力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学校教育要向工农子弟开门的方针,附设教学速成班,吸收青年工人、农民脱产学习,学校招生中的工农子弟人数大大增加。
进入21世纪后,荆小在优化学校育人环境,促学生成长,助老师成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营造快乐环境,构建快乐课堂,开展快乐活动,实现快乐成长”的“快乐成长教育”科研活动,让全体师生得到了熏陶和教育。教师们通过“聚焦新课程教学成果展示”、“校本研究”、“学习超市晚课堂”等形式进行教研成果交流、教改信息发布,有效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在“快乐发展”教育活动中,荆小教师迅速成长为荆州名师,荆小学生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如今,荆小教职工正以满腔热情深入地进行教学改革,不断开拓前进,为精心培育祖国的花朵而辛勤耕耘。 人才辈出1904年,“江陵县立高等小学堂”建成之时,只开设了4个班,学生200人,且均为男生。1905年清政府正式废除科举,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形式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当时,学校共开设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农业、商业、手工共12门课程。而当时广大城乡人民多以毛笔字的好坏来判断教学效果,因此学校十分重视书法。启蒙时,学生通过“引要”描摹,笔划由简到繁地反复练习,学习效果不错。且当时荆小的领导、教师学历较高,部分教师还是清代秀才,因而学生均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民国时期,小学课程几经调整,手工课由于极富地方特色,逐渐成为学生最喜爱的学科。江陵地区盛产蚕丝,又较多竹木,女生主要进行丝织品刺绣、做绣花鞋、枕花及小孩的帽花、手帕绣花;男生则雕刻竹筒、制作风筝、折叠各类纸制品、学做玩具木工。当时“江陵县城高等小学校”的教师不用描绘,信手就可剪出花鸟虫鱼的底样;稍作观察,便可用竹、木雕刻出栩栩如生的自然物体来。由于教师素质高,教学到位,学生学习主动,学习效果十分显著,许多学生通过继续学习钻研,成了江陵地区有名的工匠和民间艺术家。
1927年,学校开始招收女学生,男女学生合班就读。1933年,湖北省在沙市体育场举行了首届鄂西中小学体育运动会,“江陵县立第一小学”在当时的江陵地区名列第一名。学生查宗爽、肖高榛、田华珍(女)、王名珍(女)分别获得小学男子、女子乙组5个项目的第一名,小学男子组还获得了200米接力第一名,荆沙为之轰动。
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结束,荆州小学获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国家政治运动频繁,学校教育教学受到了一定影响,学生所学知识有限。在此期间,由于荆小教师敬业精神较强,教师业务素质较高,学生在历次统考、竞赛和体育运动会中的成绩一直在原荆州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建校100年来,荆小共培养了20350多名小学毕业生,7000多名学生后来通过大中专学习,成为各级各类专业人才,其中有1200多名学生在校期间曾受到国家、省、市、区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表彰;有近千名学生后来出国深造,大部分定居海外,部分回国成为了国家高级技术及管理人才。荆小学子有的成了中科院院士,有的成了将军,有的成了体育名将,有的成了教育专家……
目前,荆小共有50多个教学班,学生人数2700多人。在优良的教学环境下,荆小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迅速提高。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多次视察荆小,并参加相关学术活动,他们对荆小学生优良的学习习惯、主动的学习精神及广博的兴趣爱好给予了高度评价。荆小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优秀、学习习惯良好、多才多艺,而深受城区各中学老师的喜爱。中央领导题词称她是“生活的花园、学习的乐园、温馨的家园、成才的平台。”荆州人称她是“‘四有’新人冲天的基地,世纪英才潜海的摇篮。”
荆州小学,以她悠久的办学历史、丰富的文化底蕴、优良的教学环境,成为了众多荆州子女就读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