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山墙的安妮片段及赏析

2021-12-16 文化 299阅读

1、六月初的一个下午,雷切尔·林德太太同往常一样坐在窗边忙碌着,手中的工作有条不紊,她那犀利无比的眼神也正习惯性地扫向经过这一代的一切事物,包括那条经过她家门前也似乎变得安静规矩了许多的小河。

赏析: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安静规矩了许多的小河”来更加生动直观的反映出了林德太太尖钻刻薄的性格,让读者印象深刻,增加了语言魅力。

2、上身穿着棉毛混纺的很不起眼且过于短小的浅黄色衣服,头上戴着一顶已经褪了色的茶色水兵帽,帽子下面是一头红发,两根小辫子垂在脑后,脸庞很小,青白且又瘦削,满脸雀斑,大眼睛大嘴巴,眼睛可根据角度和情绪的不同变成绿色和灰色。

赏析:这是一段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准确简练,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个并不美丽与高贵的形象,这也与后文相呼应,文章的语言准确性展露无疑。

3、隐藏在盛开的樱花中,沐浴在月光下睡觉,不是很浪漫吗?就如同睡在用大理石砌成的客厅一样。如果您今晚不来,我想明早也肯定会来的。

赏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大理石客厅与沐浴于月光下联系在一起,这是安妮出场的第一个语言,她那丰富的想象力与乐观的心态就已经完全的表现出来,直观鲜明。

4、今晚的心情与往日相比显得特别兴奋和激动。安妮觉得,尽管自己面前的道路变窄了,出现了曲折,但照样铺满了鲜花,充满了乐趣和幸福。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会使人感到充实,拥有志同道合的伙伴会使人感到喜悦,胸怀大志会使人奋发上进,这些安妮都一一具备和拥有。

安妮与生俱来的丰富想象力以及理想的梦幻世界是谁也夺不走的。不论什么时候,前方的道路都不是笔直、平坦的。“有上帝在保佑,这个世界的一切都会是美好的。”安妮轻轻地低声说道。

赏析:这段话可以看出安妮是个坚强乐观的人,在遭遇了那么大的挫折以后,安妮不但没有变得消沉,反而勇敢的承担起责任,果断的做出自己的抉择的同时依旧怀着乐观向上的心态看待周围的一切,并对将来充满美好的憧憬。

5、水面闪动着绚烂的色彩,橘黄、玫瑰和淡淡的翠绿交互映衬,还有其他颜色若隐若现。远处山丘上一片葱茏,道旁的云山高耸入云,阳光从斑驳的树影中洒进树林,照耀在草丛中优雅的六月玲上。

赏析: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优雅的六月玲”来更加生动直观的反映出了六月玲的美丽,作者用安妮的想象,描绘出了周边的景色。因此描写安妮这个孤儿时,并没有让我们感受到她的可怜,而是读着读着让我们心中升起了对安妮的羡慕并不是同情。

扩展资料:

《绿山墙的安妮》是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莫德·蒙格马利创作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904年。

绿山墙的马修和玛丽拉兄妹想从孤儿院领养一个男孩,以便他长大了帮助马修干农活,但阴错阳差,当穿着正装衬衫、打着白色领结的马修兴高采烈地赶到火车站去接小男孩时,发现那里只有一个红头发、满脸雀斑、又瘦又小的小姑娘──安妮,原来是斯潘塞夫人弄错了。

从看到前来接她的马修那一刻开始,从小父母双亡的孤儿安妮就对即将拥有一个家表现出无比热烈的兴奋,她一路上不停地跟马修说话,路边的樱花、红色的路、美丽的湖甚至她自己……所有的一切都能成为她的话题。这个爱说话的小姑娘一下子就让马修喜欢上了。

可是马修的妹妹玛丽拉却对这个满头红发、又瘦又小的小姑娘表现出极大的失望,她一心要把安妮退回去。在去见斯潘塞夫人的路上,安妮很伤心,可即使在这种时候,她仍然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幻想。在听了安妮的身世之后,最终玛丽拉还是带着孤儿安妮回到了绿山墙,这一次他们打算把安妮留下,给安妮一个真正的家。

在绿山墙农舍这个淳朴的环境中,安妮得到了收养她的这对善良的兄妹和周围人们的关心、爱护。安妮的个性极其鲜明。她纯洁正直,性格倔强,感情充沛,喜欢说话,对于大自然的美具有敏锐的感受力;她自尊自强、勤奋刻苦,因此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敬重和友谊。

尤其突出的是,她的想象力极为丰富,从而使她生活的天地五光十色,多姿多彩。有时候她由于耽于想象,在生活中酿成若干无伤大雅的差错,闹出一些喜剧,使绿山墙农舍的生活妙趣横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绿山墙的安妮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