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印度教育制度的特点
1、逐步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学制,成为印度教育发展的首要特点。
将非正规教育系统如初等教育阶段的非正规教育中心、中等教育阶段的开放学校和高等教育阶段的开放大学纳入学制系统,是印度教育自80年代以来的一个显著特点。
国情:印度是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建立统一的学制,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团结是十分必要的,而“大体一致的教育结构有助于加强国家的统一”。
2、与全国统一学制相适应,在初等教育和初中阶段要求具有共同的学习计划,称作普通教育课程。
尤其是其中的劳动教育更是印度特色,它实际上是由基础教育模式演变而来,是甘地基础教育思想在印度新时期的体现。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重视以儿童为中心和以活动为基础而
3、印度虽已建立起门类较为齐全完善的学校类型,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各级教育的发展并不平衡。
问题:初级教育要求的普及目标仍达不到,被认为是“10+2+3”学制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的中等职业教育并未受到学生的青睐,修学职业教育的学生人数远未达到政府所计划的比例。高等教育中存在教育质量、效益不高、毕业生失业、人才外流等诸多问题。
印度教育的特色
1、重视信息技术教育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印度历届政府都把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置于优先地位,以带动国家整体实力的提高。 1984 年甘地(Rajiv Gandhi)执政后, 把电子工业视为“国家的神经”, 并高瞻远瞩地提出“要用电子教育把印度带入21 世纪”的治国方略。1985年, 政府制定了新的国家教育政策, 并拟订23 条实施纲领, 其中包括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政策, 例如计算机学习计划。印度政府在1998年提出了“信息技术超级大国”发展战略目标,颁发了《印度信息技术行动计划》。
印度早在10年以前就从小学开始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他们一直凭借自己软件产业和语言教育(即从入学就进行印地语和英语的“双语”教学)的两大优势,一方面大力加强学校信息技术的装备建设,一方面积极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水平。 与学校教育信息化有关的具体内容:
(1)用向银行低利率贷款、并分期付款的措施帮助学校和师生购买计算机 (2)运用技术促进远程教育的发展 (3)
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培训
(4)到2003年实现所有学校计算机联网 (5)建立SMART (6) 印度在《信息技术行动计划》文件中还提出到2008 年普及全民信息技术( IT for all by 2008) , 其中宏伟计划就是使各级学校联上互联网。 2005年作为亚太地区成员国印度《教育技术—亚太地区成就与未来规划》报告第一条就明确提出信息技术教育政策问题。报告指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2008 亚太地区信息技术教育计划”愿景: ( 1) 所有亚太地区成员国要制定国家信息技术教育政策; ( 2) ICT 是职前教师培训的重要要素; ( 3) 要特别关注弱势群体, 要发展教材的相关性、适当性, 考虑用多种语言编写教材; ( 4) 建立能够共享知识和经验的网络;
2、重视数学教育
印度历史体系却脉断难寻,可信度差,因为印度人极喜爱神话和诗歌的表现形式,喜欢把现实理想化、把历史人物神化,缺乏可信的历史记录。印度的历史著作也主要以神话的方式表达,使人难于分辨哪些是历史事实,哪些属于理想和想象。印度的思维方式的突出特点是即不充分认识现实与想象、事实与空想之间的差别,也不在通过直觉得到的东西与通过推理了解的东西之间作严格区分。
在现代数学单位未出现之前,印度人的数学思维已达到如此的地步,实在令人惊叹。从古印度到现代,数学是印度人逻辑思考的原动力,和印度的宗教哲思同等珍贵。对于现在的软件业来说,数学能力也同样重要。
因为数学从定义、定理推演,一步步把题目解出来,与写软件需要的分析、逻辑,能力一致。因此印度教育首重数学,是有深厚的历史背景作支撑的。
3、重视英语教学
印地语算是被使用较多的语言了,但也就是在北部普及,到了南方就行不通了。所以如今惟一的沟通工具就是英语。目前印度两种官方语言一个是印地语,另外一个就是英语。印度很注重英语教学,在有条件的地方实施了完全的双语教学。小学阶段使用母语进行教学;在中学以上,学生必须学习英语或任何一种现代欧洲语言,并且必须学习印地语。
因此受过高等教育的印度人使用英语遣辞造句都很精确、规范和书面。由于他们的英语水平良好,所以与国际学术和信息交流中没有语言障碍,能够得到更快捷的前沿知识。印度许多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学历是外国承认的,而且由于这些学生的业务水平和英语水平都是比较高,所以在国外很抢手,国际组织和国际知名企业雇佣了不少印度人。
印度许多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学历是外国承认的,而且由于这些学生的业务水平和英语水平都是比较高,所以在国外很抢手,国际组织和国际知名企业雇佣了不少印度人。
4、积极完善教育政策
开展国际间的教育合作往来,和平共存。
·促进平等。通过向学童们提供同等的受教育机会、条件,使他们获得成功。 全印度各邦执行统一学制(10+2+3)。
·在部落地区开设小学,提高列表部落(Scheduled Tribes)人群的教育程度。 ·为当地部落人群开设课程,发放学习资料。 ·重视幼儿保育,建立看护所,关爱儿童。
·中学教育课程,让学生们了解科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课程的不同作用。 ·采取措施,为学生提供廉价的书籍。 ·当地社区参与学校项目改进。
·每5年回顾总结教育政策的执行情况。
印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印度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1.种姓之间发展不平衡
由于受到种姓制度的传统影响,在教育方面,印度拥有高种姓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远远高于低种姓人口。目前印度的低种姓群众仍有1亿6千万人,占印度总人口的16%,但是他们中大约2/3是文盲,半数是农人,只有7%的人能喝到安全的饮用水。因此,我们也可以把印度奉行的“精英教育”和倾斜的教育资源投入制度看成是种姓制度在教育领域中的表现。
2.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
2001年,印度城市男性识字率为86.4%,农村男性识字率为71.1%,相差15.3%;城市女性识字率为73%,农村女性识字率为46%,相差27%。印度普拉塔姆基金会的一项年度调查清楚表明.仍有很多印度人还不具备实现以上目标的素质。这份最近公布的最新报告在2007年调查了1.6万个印度村庄。 3.男女受教育不平衡
我们几乎从来没有想到过受过教育的女孩的品质的提高,我们总是说,她们没有必要去挣钱,干吗要她们去受教育呢?只要这种观念存在,我们就没有希望能理解教育的真正价值在哪里。
由于家长认识等多种原因,印度妇女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低下,女性社会地位的不平等明显反映在教育上。印度目前有2 500万适龄儿童没有上学,这占全世界辍学儿童人数近20%。
(二)入学率普遍较低,辍学率居高不下
高级小学阶段入学率更低,辍学率较高,尤其是贫困儿童辍学率相当高。印度在1950-1951年度,小学(1.5年级)的毛入学率是42.6%,到2002-2003年度增加至95.4%。高级小学阶段(6-9年级)1950-1951年度为12.7%,到2002-2003年度增加到61.0%。接个基础教育阶段(1-9年级)在1950-1951年度为32.1%,到2002-2003年度增加到82.5%。印度低收入家庭子女有40%的儿童不到小学5年级就辍学了。
印度政治独立60年后,在2006年的世界人类发展报告的175个国家中仅名列第126位。印度的成人识字率只有令人失望的61%,与中国90%的成人识字率相比,印度有40%的成人今天仍然不具备对他们口常生活做一个短的、简单的表达能力,这意味着他们没有获得与最基本的小学教育相当的水平。
(三)课程危机
在众多问题的大锅里再加料的是由政治对立引起的课程危机。1998年,当右翼的Bharatiya Janata党赢得全国选举时,教育成为修正主义历史学家的第一个目标。 课本被重新编写以反映该党的极端民族主义理念。然后当国大党重新上台时,政府又回复到原本的东西。现在父母和教师们担心再一次的选举又将引起教科书和课程的更改。“这种在左翼和右翼之间的摇摆让父母和老师们快疯了。
(四)高等教育容纳量有限
十亿人只有七所理工学院。印度高等教育入学总人数出现大幅增长,从1947年的10万增长到2005年的1050万,但每个学生获得的公共资金却在1991至2003年间下降了近30%。 印度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仅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0.5%,同时还允许不公平的分配体系存在。该体系将85%的中央政府经费分配给少数几所精英院校,而这些院校的学生人数仅占学生总数的2%。
印度的特色课“沉思课”
沉思,在印度已有两千年的传统,人们把它叫做“悲伤的终结”或者“生活艺术的掌握”。不管是孩子们在学校里,还是成人在日常生活中,他们都有沉思的习惯,以求得心灵的安宁。
沉思是印度学生的必修课,在印度的一些中小学校,学生们的首要“功课”是帮助老师整理教室,然后一起参加“沉思课”,以帮助学生“与内在自我交流”。只有在这些活动完成后,学生们真正的课程才得以开始。越来越多的学校正在引进此类项目,以缓解学生的压力和焦虑。沉思课,就是通过思考,提高学生的承载能力和情感协调能力,学生懂得修身养性,排解烦忧,超越功名利禄的捆绑,摆脱不良情绪的骚扰,成为善于协调和精神幸福的人。教育在给学生提供了生存工具的同时,也提供了精神工具和“情绪润滑剂”。
青少年由于生活经验不足、承受能力有限等原因,对自己的情绪有时难以把握,在遇到困难和矛盾时,不会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而长期的情绪压力更是情绪疾病的基础。因此,要学会宣泄和放松,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引领者,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实施生命教育,必须培养教师的生命情怀,让其在教学实践中实施生命化的教育方式。
印度的沉思课程也一定是当今社会特别流行的心灵课程,当我们闭上眼睛,切断和外界的联系的时候,思维就会进入一个空灵状态,我们就能主动、自觉地检查出自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足,考虑自我与周边的关系,考虑社会个体与功名利禄的关系,考虑自我发展与和谐运作的关系,更考虑精神幸福与成功成就的关系,提高承载能力和情感协调能力,明白得修身养性,排解烦忧,超越功名利禄的捆绑,摆脱不良情绪的骚扰,成为擅长协调和精神幸福的人。久而久之,“让我们的人类潜能得以全面苏醒”,“将永恒智慧带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使我们的心灵由狂躁转而安静、由挣扎归于和谐”。
遗憾的是,考虑对我们已特别奢侈了,不仅是对小孩,一定是成年人,真正属于静心修养、闭目思考的时间有多少呢?更多人钻到了升学率、高分、重点大学录用通知书等政绩怪圈中,身心发展、精神高兴、承担责任、排解苦恼等情商发展备受冷落。特别多小孩一门心思一定是考大学,不可能考虑,不明白考虑,默默遭遇,心灵封闭,甚至形成了自感觉是、情感自私、人格孤僻等心理亚健康。
对此,教师、校长多振振有词:“升学压力如此大,哪有心思沉思呢?”看似振振有词,事实上却是对心理发展、心灵成长的疏忽和回避,只是在功利需要和心灵成长之间,更容易重视前者,疏忽后者而已。说到底,这一定是一种心理发展意识的弱化,甚至说是一种无知。
同在应试教育困窘中,印度就能生出富有个性的沉思课,印度的老师们是这样考虑的:“自个儿没有能力转变政府的政策,希望能通过努力关心学生更好地应对压力。”因此,我们应当学学印度:少一点功利追求,多一些朴素信仰;少一些盲目投机,多一些安静思维;少一些混沌从众,多一些心理尊敬,将小孩的心灵成长放到重要位置,开设此类的心灵课程,让小孩成为身心和谐者。
我们的教育很大程度上还是师本的教育:把教师的意志强加给儿童,以教师的思考代替学生的思考。现在我们必须把儿童身上失落的东西——主体性还给儿童,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儿童,使他们拥有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利,把儿童的世界还给儿童,使儿童的教育真正成为“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成人教育的模仿和演绎,使儿童从成人笼罩的阴影中,从成人世界的“霸权”中走向主体,走向自由。教育即解放,首先要解放儿童。教育即自由,首先要还儿童以自由。只有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下,儿童的生命才能够真正获得一种自由、舒展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