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与方舟子之争,从去年吵到今年,一方质疑,一方释疑,大战三百个回合估计都难见分晓。不管你站在哪一方,双方的论据都是那么充足,这场争论的双方将不可能出现赢家,这场争论的赢家将是“质疑”。在双方质疑和释疑的拉锯战中,道理越辩越明。在质疑中,社会更加透明、理智。1774年,普列斯特列在做实验时曾经发现了一种气体可以促使物体燃烧,但他习惯性地从“燃素说”的常识出发,将它命名为“脱燃素空气”。拉瓦锡受他的实验启发,对“燃素说”提出了质疑,建立了燃烧的氧化理论,这次质疑带来了化学史上的一次革命。培根有句名言——伟大的哲学起于怀疑,终于信仰。这不仅适用于哲学范围,也适用于其他范围。当社会缺失怀疑精神时,只有掀起“质疑之风”,才能推动社会的大发展。
该片段的深度在“两面四向”的理念下得以实现。那么记叙文的深度如何体现呢?记叙文的深度在于情感的深度,在于叙述的深度。情感的深度离不开细腻的描写,同时也和合适的叙述人称有一定的关系,如第一、第二人称有利于抒情。叙述的深度在于故事不浅显,内容有曲折。曲折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实现,本文不再罗列,这里展示反面立意的思维:借用韩寒与方舟子之争这个事例,仍旧以“西舟子和韩暖之争大结局”为题,虚构“韩暖”获得胜利作为结局,“西舟子”犹如过街老鼠,人人穷追猛打,突出“怀疑者不被善待”的结局,从反面体现怀疑的重要性。这样的构思,能拷问现实,既有强烈的叙事冲击力和感染力,也有叙事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