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觉是一个国家、民族或政党对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的深刻体认,对文化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对已有文化优缺点的全面、客观、理性的认识以及对传承和发展文化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则是一个国家、民族或政党对自身文化主体性的确认、对自身文化价值和所具有的文化优势的充分肯定、对外来文化的开放胸襟以及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和文化创造力的坚定信念。一个文化共同体只有树立起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能避免在文化问题上的简单、偏执和极端态度,才能摆脱文化和精神上的游离无根或单纯依附的状态,达到文化上的健康和成熟。缺乏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仅文化建设没有主心骨和精气神,而且经济、政治和社会建设也会缺乏原动力、向心力和凝聚力,最终对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礼仪之邦,中国很长时间一直具有较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但自近代以来,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频繁入侵和西方文化的高压态势,一部分国人失去了文化上的自信、从容心态。在对待传统文化上,要么陷入妄自菲薄的文化虚无主义,要么陷入妄自尊大的文化保守主义;在对待外国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上,那种相信“月亮总是西方的圆”的全盘西化论曾经颇为流行,而与之相对的则是那种视西方文化为“他者”甚至异端,进而拒斥西方文化精神的盲目排外主义。改革开放以来,上述不良文化心态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都有所表现,在一定时期还得到了某种强化。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首先要求全面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必须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但也必须承认,中华文化也有自己的历史性和时代性,存在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精华与糟粕并存,有些内容已不适应当代社会和现代文明的需要。因此,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上,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同时要求对外国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采取理性、客观的态度。西方文化尽管存在着地域、民族和时代的局限性,有些地方还潜藏着一些腐朽、颓废和虚假的因素,但也包含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很多优秀成果和文化建设的积极经验。在对待西方文化上,既没有必要视西方文化为洪水猛兽,加以盲目排斥和贬低,也没有必要“言必称西方”,崇洋媚外,奉西方人提出的标准和价值为圭臬,而应有选择地消化吸收西方文化中一切有益于我们的方面,在世界上展现当代中国更加自信、开放的文化姿态。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特别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加强对自身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使命的认识,坚持自身的文化主体地位,相信自己的文化创造力。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表现出了进取、开放的文化姿态,她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面对21世纪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局势,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有信心和能力,同时也有责任,领导中国人民在文化建设上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真正创造一种具有民族和时代特色的、具有强大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