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私人医生吗
我很愿意为自己聘一名这样的私人医生!事实上,我早就考虑过这一问题,但是一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因为,在此之前我还没听说过上海有正规的私人医生。眼下有不少私人医生都是私底下“兼职”的,这就很不规范,我也不大敢用。而且这些医生大多医术不全,只在皮肤、骨科等某些领域有专长,不符合我的要求。 我认为私人医生的最大好处有四点:一是治疗的连续性和全面性;二是预防;三是方便;四是领行情,说得难听点,万一哪天我得了大病需要住院治疗,就不知道哪些医院的什么医生好,如果我有私人医生的话,他一定会为我提出有效建议。我不担心其职业道德,因为一旦这个市场形成,并开始竞争,私人医生的职业素养自然会提高。 排斥>>现有大小医院足够满足我的需要 -吴山洪创伟企业(医科事业)上海营销管理中心总经理 虽然我的公司里也设有与私人医生相类似的保健医生,但是,我想我个人不大会接受私人医生。 单从形式上来看,我是很认同这种服务的,收费的金额我也能承受。但是,像我们这样的人,整天忙于事业,对于健康问题似乎早就淡漠了,所以对自己的身体不是很关心。我平时很少看医生,有了小毛病也就吃点药,至于保健品更是敬而远之。我不属于那种“保身价”的人,现在上海的大小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已经足够满足我的需要了,所以,私人医生对于我来说没有多大意义。 再有,我是个内敛的人,不希望有人老是在关注我的私生活,一旦得了什么病我宁愿自己到医院去看,也不希望有外人对我的身体情况关心太多、知道太多,毕竟这是我的隐私。 院方态度>>称职的私人医生应该站在病人立场上 -伍永国博爱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经理 我们首选的这批医生年龄都在45岁以上,此次面试的内容并非是技术方面而是谈吐气质,因为私人医生的服务理念一定要强,较之普通医生,其更讲究仪表以及与病人沟通的技巧、处理问题的方式等。 不少求职者希望成为“兼职私人医生”,但是我们对所聘私人医生的首位要求就是:全职。因为,对于病员来说,私人医生是24小时“全天候”的,一旦病人需要专科治疗,我们还要求私人医生陪同前往,参与整个就医过程。 虽说这批私人医生是隶属于我们医院的,但是,称职的私人医生应该站在病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其中就包括对医院的选择。私人医生不能完全受制于病人,其必须遵守行业规范。对于医疗事故问题,我们的态度是:现在每个医生都有职业保险,如发生问题,由保险公司、医院、医生本人根据新出台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共同承担。 记者调查:接受私人医生的并非是大老板 记者随机调查了10多名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高收入人群,其中不乏老板和高级白领,调查结果却颇令记者意外:有些大老板,尽管身价百万、千万,但是他们由于缺乏“为健康埋单”的理念,因此,他们反而不愿掏这笔“健康费”。倒是一些收入不及他们的高级白领反而对私人医生颇感兴趣,特别是一些具“国外生活背景”的人群,他们有的甚至提出:希望我们的私人医生能像国外一样,并非为个人服务,而是为家庭服务。 专家观点 社区医生应把“脚”伸入千家万户 -于海社会学家 在加拿大等医疗保障做得比较好的国家,私人医生是被纳入国家医疗保障体系的,也就是说,病人在私人医生那里就诊的诊费仍然是由政府部门来结算的。在一些发达国家,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名私人医生,一个私人医生“手里”往往有几百个病人,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看私人医生就不是“特权”。就这一点而言,似乎与我们现在只面向部分人群的私人医生有所区别。 只要有人愿为健康埋单,私人医生这个市场就会发育起来,但是其收费并非普通老百姓能承受。那么,我们的老百姓何时能享受到私人医生的服务?我认为最合理的做法是将大量的医疗资源配置给诸如社区康健中心这些机构,让社区医院成为社区医疗保障的基础。但是,社区医生采用坐诊方式显然不能满足需要,社区医院应该发展成这样的模式:面向很多家庭,将“脚”伸在社区居民之中,社区医生不向高、精、尖发展,而是解决民众的日常保健问题。 医院和病人都应转变观念 -曹建文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院管理学教研室副主任 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在北京开了一个门诊部,早就推出了专门面向白领的私人医生,已经好几年了,效应很好。私人医生在上海同样会有一定市场,但不宜大范围推出,因为这部分高收入人群毕竟属于少数。 国外都是病人指定医生,私人医生就相当于病人健康的“守门人”。私人医生的权利很大,他能替病人介绍医院和医生。但是,受传统就医观念的影响,上海老百姓看病还是喜欢“不固定”地找医院。让上海各大医院都推出私人医生也不是很现实,因为我们的大医院都不缺病人,它们还必须保证为前来就诊的病人服务。相对来说,没有纳入医保体系的民营医院服务意识更强,因为它们只有通过提高服务来争取病人。 我认为我们的私人医生不应在医院,而是在社区。但是,还是观念问题——现在老百姓看一点小毛病都宁愿去挤三级医院,也不愿意去社区服务中心找保健医生,这就使得我们的社区服务中心很难发展起来。 让人性化服务流行起来 -郭颖 在采访专家的过程中,记者发现:他们起初往往都将“私人医生”误解为“个体行医”。由于上海首批私人医生诞生于一家民营医院,所以甚至有人质疑:我们的私人医生是否就是私人医院的医生? 在国外,私人医生通常被称为“通科医生”,几乎每一个个人或家庭都拥有私人医生。国外的私人医生有的是自己开业,有的则隶属于公办医院。从国外有发达的医疗保障国家来看,至少给我们营造了一个比较科学的就医理念——“找医生”而非“找医院”。眼下,我们终于有一家民营医院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也就是说,终于有一部分病人可以“找医生”而不是“找医院”了。 “我们的医疗资源,还不适合推出过多为私人服务的医生!”也许有人会说。“民营医院服务到位,那是因为他们要赚钱!”有人还会这样说。这些理由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一些病人钟情于私人医生的理由却是:其人性化服务!再看看我们某些大医院某些医生冷冰冰的表情和病人陪上的笑脸,“对于私人医生来说,服务理念应更强于医疗技术”,推出私人医生的那家民营医院说。 不管新近推出的私人医生能够走多远,总之私人医生的出现,给我们公办医院坐堂医生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为病人提供更多的人性化服务将成为越来越流行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