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调整一个人的心态?

2022-03-20 情感 92阅读
首先,有自然的生理原因。性格有先天形成的因素。个人不同的基因组成不仅造就了人们不同的外貌,也造就了各自不同的性格。即便境遇相同,我们也常可以发现一些人是“天生的乐观派”而另一些人是天生的“悲观主义者”,有些人就是会不自觉的把事情往坏处想,容易忧郁。对具有这样天生的悲观倾向的人,劝解的效果不是特别明显。真正有用的是通过药物调节,通过药物改变体类激素水平,心情会没有原因就“一下变好了”。但是用药的方法有高风险,必须经过专业医生诊断后按医嘱使用。其次,同一个人,在不同环境下成长而形成的性格是不同的。一个天生性格悲观的人,如果在较好的环境下成长,他就会在原有性格基础上更乐观些;反之,一个天生乐观的人生活在恶劣环境中,将比原本的性格悲观,但比同样条件下的悲观主义者更乐观。所以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因为生活环境的差异而造就了一个人的性格,通过有限的语言劝导肯定收效有限。这不是说你劝劝他就能好的,可能你说的天降莲花了,但要改变人的心态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最后,就是临时性的心态波折了。我们所说的“想不开”多数情况下只是说,一个人偶然遇到了不快的事,导致心情不好——当然,所谓“好”与“不好”,是在本人长期性格基础上而言的。这种情况下开导是十分有效的,能帮助他尽快从不良心态中脱离。基本上要注意:区别情况。当一个人遇到打击过大时,通常应给他一个自我梳理的过程,而不是马上去给他安慰。人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会产生本能的心理防御。当他逐渐摆脱事件最开始的激烈情绪时,劝导的效果会好的多。少说多听。事实上很多人只是需要倾诉,而并不需要指导。并且应该首先让对方倾诉,从中掌握到足够的信息后再有的放矢地进行劝说。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