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里岛 特点

2020-04-30 文化 115阅读
4月27日,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ICE)、中国国家博物馆、西西里自治区政府共同宣布,为了加强中意两国的文化交流和合作,将于2006年4月29日至6月27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西西里:五千年文明”大型艺术展。“西西里大陆:五千年的历史”活动在2005年由西西里大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意大利全权大使共同启动,它是中国——意大利年的组成部分之一,展出的173件珍贵文物全部是首次在中国亮相,它们集中体现了西西里人民的智慧和才能,代表了西西里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和历史。
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意大利年的发展,中意两国除了推进旅游业的深度发展之外,还在大力推动思想的交流。中意两国的主办方希望参观者通过在人类的历史中的旅行,用历史来“证明”并“显示”人们特有的精神内涵,从而勾画出人民和文化的轮廓。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指出,西西里是意大利的一个重要地区,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史。因地理位置的关系,西西里地区相继受到腓尼基—布匿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和阿拉伯文明的影响,遗存有大量烙有不同文明印记的珍贵文物。因此,通过对西西里地区遗存文物的展示,可以了解西方文明演进的足迹。
意大利主办方——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驻京首席代表赖世平先生表示,意大利对外贸委员会的责任就是不断的拉近意大利“国土”与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之间的距离。在这个过程中,意大利的文化与艺术可以成为打开中国消费者心锁的一把钥匙。这样一来,意大利技术制造、表达时尚的产品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为提高。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西西里则是意大利的一个大区。其规模不同,但却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中心地位和千年文明。如果说中国是“中土帝国”,那么西西里则是地中海中心的“三角形的岛”,是西方文明的摇篮,是不同文化的交汇点。和中国一样,西西里因其五千年的历史而自豪。这次展出的上百件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展品就向大家讲述了这段漫长的历程,从遥远的旧石器时代,到巴洛克的辉煌,还有拜占廷时期、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
作为意大利最大的一个大区,西西里地处地中海心脏。地中海中心位置的岛屿构成了一个三角形,西西里岛则是这个三角形的标志。西西里被认为是一个文化上的“冲突”地带:不同种族之间的冲突,与自然的冲突,还有历史上的冲突,这也赋予了它深厚的、具有极高价值的特征。它在整个三角形地带中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同时也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
作为东西方之间、欧洲和西方之间的道路节点,西西里几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入侵、被殖民化和被统治的时期。但它从没有被动的接受文化上的融合,相反,它对复杂的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艺术的聚集、消费、语言和宗教等角度得到佐证。
西西里的各个重要博物馆的艺术珍品以及岛上的研究机构证明了这里辉煌的过去,同时西西里岛直到今天依然拥有这一特点,而且在不同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一珍贵的遗产不仅要保存并且流传给后代,还应该在意大利乃至全世界对这一文化宝库进行普及和开发。这些艺术品向我们讲述历史,传递远古的信息。它们首先向我们诉说了当时人民的生活情况、商业活动、思想交流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交织的关系。其次,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位于地中海中心的岛屿的发展,它拥有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并且得益于人们之间的相互沟通,居住在其上的人们具有同样的特性,他们开展的商业活动搭建了一座跨越欧洲、中东和远东的不同文化的桥梁。
在它们身上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历史,还可以看到意大利与中国友好关系的发展和传承。可以找到以丝绸以及其他产品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珍贵的航海工具使当时的贵族收集到了很多令人称奇的珍品。中国精美考究的瓷器在18世纪增加了东方的神秘和异国的魅力。同样的道路上还走过传教士普罗斯柏罗?因特切达(Prospero Intercetta),他也是著名的西西里汉学家,正是通过这位前辈西西里了解了中国的宗教、礼仪以及中国人民。
此次展览具有高度的代表性,它重新回顾了西西里几千年来的历史以及其中的标志性时刻,这些在历史特定时期出现的艺术珍品反映了人类中枢地区的状况和不同时期的人类活动。它们深深植根于过去,相互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显现了能工巧匠们的智慧和能力,展现了一个十分复杂的、充满了密集的人类劳动的演变过程,并试图把艰涩的科学和游览活动结合起来。展品的选择是一项极其繁琐的工作,其间伴随着其他一些重要的西西里在中国的活动,其中很多的国家活动通过2004年12月两国签署的备忘录得以批准。
近几年来,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意大利有关部门进行过多次合作,成功举办过《古罗马文明展》和《十三—十八世纪威尼斯时尚艺术与手工艺品展》。这次,中意两国再度联手,推出《西西里: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展览,第一次将意大利西西里地区代表不同文明的精美文物介绍给中国观众,成为中意文化交流史上的又一桩盛事。这次展览将有助于加深中国人民对意大利的了解,有助于加深中国人民对西方文明的了解,对加强中意两国之间业已存在的友好关系也有着现实的意义。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